•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與余生書鑒賞

    原文

      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歷中宦者,為足下道滇黔間事。余聞之,載筆往問焉。余至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為我書其語來,去年冬乃得讀之,稍稍識其大略。而吾鄉方學士有《滇黔紀聞》一編,余六七年前嘗見之。及是而余購得是書,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證其同異。蓋兩人之言各有詳有略,而亦不無大相懸殊者,傳聞之間,必有訛焉。然而學土考據頗為確核,而犁支又得于耳目之所睹記,二者將何取信哉?

      昔者宋之亡也,區區海島一隅,僅如彈丸黑子,不逾時而又已滅亡,而史猶得以備書其事。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閩越,永歷之帝西粵、帝滇黔,地方數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義,豈遽不如昭烈之在蜀,帝昺之在崖州?而其事慚以滅沒。近日方寬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諱者萬端,其或菰蘆澤之間,有廑廑志其梗概,所謂存什一于千百,而其書未出,又無好事者為之掇拾流傳,不久而已蕩為清風,化為冷灰。至于老將退卒、故家舊臣、遺民父老,相繼澌盡,而文獻無征,凋殘零落,使一時成敗得失與夫孤忠效死、亂賊誤國、流離播遷之情狀,無以示于后世,豈不可嘆也哉!

      終明之末三百年無史,金匱石室之藏,恐終淪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諸書,缺略不祥,毀譽失實。嗟乎!世無子長、孟堅,不可聊且命筆。鄙人無狀,竊有志焉,而書籍無從廣購,又困于饑寒,衣食日不暇給,懼此事終已廢棄。是則有明全盛之書且不得見其成,而又何況于夜郎、筇笮、昆明、洱海奔走流亡區區之軼事乎?前日翰林院購遺書于各州郡,書稍稍集,但自神宗晚節事涉邊疆者,民間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購者,其外頗更有潛德幽光,稗官碑志紀載出于史館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則亦無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難也!

      余員昔之志于明史,有深痛焉、輒好問當世事。而身所與士大夫接甚少,士大夫亦無有以此為念者,又足跡未嘗至四方,以故見聞頗寡,然而此志未嘗不時時存也。足下知犁支所在,能召之來與余面論其事,則不勝幸甚。

    賞析

      戴名世是位史學家,他很得了司馬遷《史記》筆法中那種神氣逸韻的影響,他的文章結構既嚴謹,而行文又富于變化,莫窺行止,意蘊深遠,即使在書信中也一樣。

      這篇散文開篇先交代作書目的,是要余生約僧人犁支來核實桂王政權的一些史料,卻以自己無緣相見說起。犁支原是永歷帝時的宦官,曾與人言及在桂王身邊時的一些見聞,作者立即載筆以往,卻未得見面,只好請余生記錄下這些回憶并寄給自己,以之與多方訪求才購得的《滇黔紀聞》一書對照比較,發現有不少出入,于是才寫了這封信。文字雖不多,卻將有關過程寫得層次迭轉而又清晰如畫。

      文章的第二段,闡敘編寫南明史的意義。戴名世所處的年代,是清王朝已經大致穩固了它的統治,而同時又依舊嚴酷鎮壓漢族人民反清活動的時期,是否承認南明歷史,實質上是否承認清政權的合法性與正統性問題。作者認為南明政權的歷史意義并不低于蜀漢和崖州的南宋政權。但由于嚴酷的文字禁錮,除山野遺民中可能會留下一些極簡略的記載外,載于文字的史料實在太少,且又散于遺民隱士中極難尋得,何況這有限的載記還未能刊刻成書,乏于流傳,“不久而已蕩為清風,化為冷灰”。隨著堅持抗清的遺民舊臣相繼而亡,南明政權的史實也必將很快湮沒無聞,“豈不可嘆也哉!”

      文章第三段接上寫搜集南明史料的種種艱難及自己的抱負。他公然稱明祚為三百年,感嘆“終明之末三百年無史”,已有的一些記載明史的書又“缺略不詳,毀譽失實”。有感于世無司馬遷、班固那樣的史學家,于是慨然以修明史為己任。但自己一生又窮困潦倒,根本無力來搜集史料。再者,明亡之前的史書都未修成,就更不用說記載南明歷史的史書了。翰林院雖曾廣購舊書,但慮及自身安危,不但地方長官汰去涉及明清之際史實的著作,老百姓也不敢交出。這種情況下,要修一部完整的明史,實在是難乎其難了。文章至此,自然地便折回到作書的主旨上來,所以第四部分重申自己志愿與決心,強調自己游歷少、聞見寡、交游不廣,于修史極為不利,因而希望余生能召犁支來“面議其事”,情辭懇切,委婉動人。又回護照應了前文,包裹得十分嚴密。

      文章層層推進,環環相扣,愈入愈深。而又首尾圓合,顯得極有法度。這些特點也影響及于語言表達,如第一段敘兩份史料的異同,笫二段敘修明史的意義,第三段敘面臨的種種困難,都層次迭轉、條理清晰又簡潔明了、氣韻生動,極富節奏感。更加善用曲筆,如“近日方寬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諱者萬端”;如“所謂存什一于千百,而其書未出”;如“但自神宗晚節事涉邊疆者,民間汰去不以上”等等,都用貌似乎和之語,極深刻地揭露了清王朝文字獄的酷烈。

    返回
    91超碰碰碰碰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伊人热热久久原色播放www| 久久伊人影视|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 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无码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性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久久久|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止|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 一个色综合久久|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精品久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伊人影视|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久久中文娱乐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影院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