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來臨鏡臺,妝罷暫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徐惠的《進太宗》又名曰《妝殿答太宗》,是在皇帝屢召不赴情況下寫就的一首難得表現作者“女兒性”的作品。
“朝來臨鏡臺,妝罷暫徘徊”。前兩句雖然不著一墨寫作者如何梳妝,卻讓佳人對鏡的優雅美態如在眼前,頗見功力。在數以千百計的后宮妃嬪中,得到君王的宣詔,本應喜悅之極應命而至。就封建文化要求女子“柔順”、不得違抗君命的“角色規范”而言,更應該立即應詔。可徐惠卻偏要君王等一等,“妝罷”后久久不去應詔,反而要在鏡臺前徘徊不前,故意要引逗得君王著急。等到君王真的因急生怒,她似乎又早料到了,慌不忙的借“千金一笑”的典故,戲謔地反問太宗:“古人千金買美人一笑,陛下傳召我一次,我能來嗎?”
徐惠的問句,不但平息了君王的火氣,也向讀者呈現了一位體態婀娜、不勝羅綺的艷麗宮妃,在君王面前不屈己、不媚人的獨立形象。“后妃宮女拂逆君主的行為,并非完全出于手段,出于自覺意識,多數因性氣所致。”由此可見徐惠的機智活潑的女兒性情,以及太宗與她之間親昵深厚的情思。
徐惠以輕松的筆調寫下了她和太宗之間這段富于情趣的小插曲,在強調莊嚴又玄妙的“后妃之德”的后《詩經》時代,突然冒出“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這樣充滿靈性的詩句,是徐惠的天性和才華使然。后人曾作詩贊這首《進太宗》:“擬就離騷早負才,妝成把鏡且徘徊。美人一笑千金重,莫怪君王召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