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色殘陽影斷霓,寒濤日夜女郎祠。翠鈿塵網上蛛絲。
澄海樓高空極目,望夫石在且留題。六王如夢祖龍非。
上片寫姜女廟的凄涼與冷落。“海色殘陽影斷霓,寒濤日夜女郎祠”,詞因景而起,落日殘陽掛在薄薄的西天,余暉映在海面上,貼著涌動的浪濤,組成了一段虛渺的霓虹。冷冽的潮水不辭疲憊,姜女祠里日日夜夜聽聞浪濤拍打礁石的動靜。納蘭所處的時代距那癡情哭動長城,投海而死的孟姜女的年代已去甚遠,汪洋與孤守的祠堂桕望也不知過了多少個日夜,所以“翠鈿塵網上蛛絲”,廟中的孟姜女,盤髻上的翠翹金鈿依然網上層層細密的蛛絲與塵埃,翠玉光鮮的著色隨著女子投海,一同沉沒在歷史長卷之中。姜女追隨愛人而去,光鮮的歷史隨時代終結而去。
下片抒發自己的感懷,情蘊景中?!俺魏歉呖諛O目,望夫石在且留題”,立于澄海樓上眺望蒼茫之景,望夫石一如往昔等待之妻,堅守于南寧海城上。傳說孟姜女當年苦等丈夫不歸,幾番立于此地守望遠方,又抱寒衣遠赴尋找愛人,久之于此化為望夫之石,從此不論風雨部將停留于此,等候一個歸期。歸期無盡,望夫石佇立至今,已然可見文人墨客參觀游覽時:寫下的觀感題詩,點滴墨跡都是歲月流淌的痕跡,隨著這長久堅守在此的石像一同見證歷史長河,流淌不息。一轉眼,“六王如夢祖龍非”,納蘭感嘆,六王畢四海歸一的大業,恍然只如夢了一場,悄無痕跡,秦始皇的英姿也業已長眠于地下。
這詞詞題為“姜女祠”,寫盡壯鬧之景,博大之感,但事實并非單純紀游之作,而是借游此廟發往古之幽思,批判殘酷的戰爭給百姓帶來的疾苦:抒今昔之感,欲抑先揚。全篇深厚別致,感慨良深,意蘊悠然,是不可多得的詠史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