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望湖樓上暗香飄。和風(fēng)春弄袖,明月夜聞簫。
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
上片寫詞人剛剛病愈,身體尚瘦損虛弱,夜晚登上望湖樓。“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因為梁朝文學(xué)家沈約體弱多病,這里詞人以休文自比,說自己已衰弱到連垂腰的金帶都不堪佩系了。金帶是指翰林學(xué)士服飾,故此時詞人正穿著官服登樓,其腰間佩系著金帶服飾。這兩句埋下后面心境變化的依據(jù)。“望湖樓上暗香飄。和風(fēng)春弄袖,明月夜聞簫。”這是詞人在樓上所見所聞,詞人大病初愈登高望遠(yuǎn),頓感渾身輕快愜意,精神為之抖擻。
下片則轉(zhuǎn)入了心緒孤寂的抒發(fā)。“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這兩句寫詞人在望湖樓上與友人同僚對月暢飲,酒醒夢回,聽見漏壺的聲響,感到床上潮濕。其實,漏壺滴水,與臥床潮濕并無干系,這是一種藝術(shù)通感描寫,聽覺與感覺的相互貫通,卻真實而生動地透露出詞人此時此地的心緒頓然不適。于是,詞人一陣孤寂感霎時涌上心頭:“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可憐宵”,指可愛、可惜的夜宵。詞章顯示出詞人此時的虛度光陰的哀怨心境,詞人似乎感到心緒不定,前途未卜,而與詞首的“多病瘦損”處境相互關(guān)含。結(jié)尾三句,實推衍出詞人這位孤寂老人,正在人生旅途上疲憊衰弱地行進(jìn)著。故詞中的“徘徊”、“空度”,應(yīng)是全詞的詞眼。
全詞的妙處在于含蓄蘊(yùn)藉、藏鋒不露,給人以種種聯(lián)想的啟迪。詞中的花叢暗香、和煦春風(fēng)、皓月當(dāng)空、簫聲悠揚(yáng),組合成一幅清麗的春夜圖。如此美景,引發(fā)出詞人虛度光陰的感嘆。詞人的仕途坎坷、環(huán)境乖賽、人事艱險、國事日非等種種心理悲哀,正仍在腦海中索繞。這些心理悲哀,詞人并沒有正面標(biāo)出,卻通過“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及“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等空寂畫面委婉透出,藝術(shù)手法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