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本紀·卷二十八

    脫脫、阿魯圖等Ctrl+D 收藏本站

    原文

      ○高宗五

      五年春正月乙巳朔,日有食之。帝在平江府。金人去濠州。丁未,戒諸軍戰(zhàn)陳 毋殺中原民籍充金兵者。命鬻官田宅輸錢專充軍費。戊申,進廬、泰二州守御官屬 各一官。己酉,詔前宰執(zhí)呂頤浩等十九人及行在職事官各條上攻戰(zhàn)備御措置綏懷之 策。免淮南官吏去職之罪,仍令還任。承州水砦統(tǒng)領(lǐng)仲諒復入楚州。庚戌,張俊遣 統(tǒng)領(lǐng)楊忠閔、王進夾擊金人于淮南岸,敗之,降其將程師回、張延壽。辛亥,淮東 統(tǒng)制崔德明襲敗金兵于盱眙。召張浚赴行在。乙卯,浚入見。賞沿江監(jiān)司、帥臣供 億之勞,各進官一等。戊午,趣修建康行宮。己未,詔減淮南諸州雜犯死罪,釋流 以下囚。庚申,置諸州軍教場,選兵專習弓弩,立格按試。辛酉,贈殿中侍御史馬 伸左諫議大夫。韓世忠、劉光世、張俊入見。壬戌,以世忠為少保、淮東宣撫使, 駐鎮(zhèn)江;光世少保、淮西宣撫使,駐太平;俊開府儀同三司、江東宣撫使,駐建康。 甲子,酈瓊復光州,降其守許約。乙丑,罷淮南茶鹽提刑司,置提點兩路公事官一 員,兼領(lǐng)刑獄、茶鹽、漕運、市易事?;次饕獣蒈姴⒅檬幸讋?。戊辰,詔川、陜 宣撫司招諭陷賊官民。庚午,命王進合江西、廣東諸將兵討周十隆。海賊朱聰犯廣 州,又犯泉州。壬申,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入辭,命升殿,以光世、世忠有隙, 賜酒諭釋之,皆感激奉詔。癸酉,偽齊知亳州馬秦犯光州,權(quán)州事王萃率兵拒之。 是月,金主晟殂,旻之孫亶立。岳飛自池州入朝。二月丙子,以飛為鎮(zhèn)寧、崇信軍 節(jié)度使。命常州布衣陳得一造新歷。丁丑,帝發(fā)平江。戊寅,遣權(quán)太常少卿張銖奉 迎太廟神主于溫州。壬午,帝至臨安,進扈從官吏秩一等。丙戌,以趙鼎為左仆射, 張浚右仆射,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都督諸路軍馬。岳飛為荊湖南北、 襄陽府路制置使,將兵平湖賊楊太。丁亥,吳璘、楊政攻拔秦州,執(zhí)偽齊守胡宣, 金帥撒離曷來援,政復擊敗之。己丑,詔建太廟。壬辰,命張浚詣江上措置邊防, 詔諭諸路宣撫制置司,示以專任之旨。以右司諫趙霈論奏得體,賜三品服。丁酉, 進執(zhí)政官秩一等,以賞防秋之功。戊戌,詔淮南宣撫司撫司淮北來歸官吏軍民。己 亥,直史館范沖上《神宗實錄考異》。庚子,詔翰林學士孫近、胡交修類編臣僚條 具利害章疏以聞。甲辰,蠲湖南路上供三年。是月,偽齊商元寇信陽軍,守臣舒繼 明被禽,死之。

      閏月乙巳朔,雨雹。丁未,胡松年罷。戊申,雪。己酉,留四川上供銀帛就充 軍費。乙卯,以孟庾、沈與求并兼權(quán)樞密院事。丙辰,并諸路提舉常平入茶鹽司。 罷福建鑄錢,令轉(zhuǎn)運、坑冶司辦集。丁巳,撒離曷欲犯秦州,吳玠遣部將牛皓伺之, 遇于瓦五谷,戰(zhàn)死。癸亥,海賊陳感犯雷州,官軍屢敗。丁卯,王燮罷。命戶部 尚書章誼措置財用,孟庾提領(lǐng),號總制司。命川、陜宣撫司幕僚攝司事,仍權(quán)節(jié)制 軍馬。戊辰,置路分總管,以處閑退武臣。辛未,復置宗正丞,掌修屬籍。再蠲荊 南府、歸、峽二州、荊門、公安二軍歲貢上供二年。

      三月甲戌朔,以王燮貪縱不武,敗師誤國,責授濠州團練使。丙子,遣樞密 計議官呂用中等分使兩浙、江東、西路檢察經(jīng)、總制司財用。丁丑,詔侍從至監(jiān)察 御史、館職已上,在內(nèi)館職、在外侍從官、監(jiān)司、帥守,各舉所知充監(jiān)司、守令, 尋命館職專舉縣令。己卯,以韓世忠兼鎮(zhèn)江府宣撫使,劉光世兼太平州宣撫使。壬 午,以都督府參議軍事邵溥兼權(quán)川、陜宣撫副使。罷御前軍器所提舉官,并隸工部。 壬辰,命廣東、福建路招捕朱聰。乙未,初榷鉛、錫。張浚親討湖賊。丁酉,復移 浙西安撫司于臨安府。庚子,罷饒州牧馬監(jiān)。

      夏四月丙午,貴池縣丞黃大本坐枉法贓,杖脊、刺配南雄州。丁未,遣司農(nóng)丞 蓋諒持詔撫諭川、陜。召解潛赴行在,王彥知荊南府,諸鎮(zhèn)撫使至是盡罷。戊申, 太廟神主至自溫州。己酉,以審量濫賞,追左銀青光祿大夫王序八官及職名,仍改 正出身。庚戌,詔內(nèi)侍遇特恩轉(zhuǎn)宮,止武功郎。壬子,訪得周后柴叔夏襲封崇義公。 戊午,奉安太廟神主。己未,更免役保正長法。甲子,太上皇帝崩于五國城。丙寅, 帝即射殿行朝獻景靈宮之禮,始以惠恭皇后祔祭。募民耕營田,官給牛、種。庚午, 省四川添差官。辛未,以諸路稅賦畸零增收錢專充上供。是月,龍圖閣直學士致仕 楊時卒。

      五月乙亥,初謁太廟。庚辰,命邵溥、吳玠裁省四川冗官浮費。辛巳,名行宮 新作書院為資善堂。遣何蘚等奉使金國,通問二帝。中書舍人胡寅言,國家與金世 仇,無通使之義。張浚奏:“使事兵家機權(quán),后將辟地復土,終歸于和,未可遽絕?!?乃遣行。丁亥,立殘破州縣守令勸民墾田及拋荒殿最格。己丑,以孟庾知樞密院事。 壬辰,召張浚還行在。丁酉,詔浚提舉詳定一司敕令。戊戌,以貴州防御使瑗為保 慶軍節(jié)度使,封建國公?;臻嚅w待制范沖兼資善堂翊善,起居郎朱震兼贊讀。以盛 暑,命監(jiān)司行部慮囚。己亥,岳飛軍次鼎州。庚子,周十隆降。辛丑,命川、陜訪 求元祐黨人子孫。

      六月甲辰,封武經(jīng)大夫令矼為安定郡王。湖賊楊欽、全琮、劉詵相繼率眾詣岳 飛降。乙巳,名新歷曰《統(tǒng)元》。丁未,并饒州鑄錢司于虔州。己酉,命建國公瑗 出就資善堂聽讀,拜范沖、朱震。出內(nèi)帑錢賜宗室貧者。壬子,復省淮南州縣冗官。 癸丑,以久旱,減膳、祈禱。禁諸路科率,自租稅、和市、軍須外皆罷。岳飛急攻 湖賊水砦,賊將陳瑫降,楊太赴水死,余黨劉衡等皆降。飛急擊夏誠,斬之。丁巳, 湖賊黃誠斬楊太首,挾鐘子儀、周倫詣都督府降,湖湘悉平,得戶二萬七千,悉遣 歸業(yè)。戊午,減福建貢茶歲額之半。庚申,以旱罷諸路檢察財用官。丁卯,以賊平, 免沿湖民前二年逋租。己巳,罷福建諸州槍杖手。

      秋七月壬申朔,以仇悆?yōu)檠睾V浦檬?。甲戌,免蘄州上供及租稅三年。戊寅, 獎諭岳飛,撫勞將士,趣張浚還朝。己卯,孟庾罷,以沈與求兼權(quán)樞密院事及措置 財用。壬午,以金、均、房州隸襄陽府路。偽齊兵寇湖陽縣,執(zhí)唐州守臣高青,復 釋之。丁亥,賜宇文虛中家福建田十頃。甲午,詔殘破州縣親民官,計到、罷之日 戶口考殿最。韓世忠復鎮(zhèn)淮軍,禽偽齊守王拱。丙申,蠲湖南路上供米三年及秋租 之半。丁酉,置高峰、王口二砦都巡檢使,益兵戍之。

      八月壬寅朔,罷荊南營田司,令安撫司措置官兵耕種。甲辰,定館職額為十八 員。壬子,詔淮南山水砦都巡檢各聽守令節(jié)制。癸丑,蠲福建州軍供撥常平錢米。 己未,下詔示章惇、蔡卞詆誣宣仁圣烈皇后之罪,追貶惇昭化軍節(jié)度副使,卞單州 團練副使,子孫不許在朝。命廣宮學,教內(nèi)外宗子。辛酉,詔淮南、襄陽府等路團 結(jié)民社。丙寅,以諸盜平,減湖、廣、江西二十二州雜犯死罪,釋徒、杖以下囚。 海賊朱聰降,命補水軍統(tǒng)領(lǐng)。是月,偽齊陷光州。

      九月辛未朔,罷總制司所增收頭子等諸色錢。乙亥,賜禮部進士汪洋以下二百 二十人及第、出身。唱名始遵故典,令館職侍立殿上。壬午,加岳飛檢校少保。偽 齊兵寇固始縣,統(tǒng)領(lǐng)華旺拒戰(zhàn),卻之,尋復光州。甲申,命沿海州軍籍海舶,分守 要害。乙酉,趙鼎上《重修神宗實錄》。壬辰,詔元符上書邪等范柔中等二十七人 各官一子。以解潛部兵三千隸馬軍司。甲午,周十隆復叛,犯汀州。戊戌,遣統(tǒng)領(lǐng) 王進、李貴討之。

      冬十月庚戌,張浚入見。乙卯,以席益為四川制置大使,位宣撫副使上,州軍 兵馬并隸大使司,邊防重事仍令宣撫司處置。李綱為江西制置大使,呂頤浩為湖南 制置大使。戊午,詔川、陜類試合格第一人依殿試第三人例推恩,余并同賜進士出 身,特奏名進士命宣撫選官試時務策。澧州賊雷德進降。乙丑,偽齊兵寇漣水軍, 韓世忠遣統(tǒng)制呼延通等逆擊,敗之。

      十一月庚午朔,初置節(jié)度使以下金字牙符,命都督府掌之,給將帥立戰(zhàn)功者。 命州縣賣戶帖以助軍費。癸酉,詔守臣死節(jié)昭著者,毋限品秩,并賜謚。乙亥,征 和靖處士尹焞于涪州,命為崇政殿說書。戊寅,郊。辛巳,復置淮南提舉鹽事官。 壬午,出宮女三十人。甲申,權(quán)減宰執(zhí)及行在官吏奉。乙酉,以趙開為四川都轉(zhuǎn)運 使。丙戌,命張浚視師荊、襄、川、陜。戊子,知衡州裴廩坐調(diào)夫筑城凍死二千余 人,除名、嶺南高州編管。乙未,出內(nèi)帑綿絹賜宗室。丁酉,罷催稅戶長。十二月 己亥朔,以岳飛為荊湖南北、襄陽府路、蘄黃州招討使。楊沂中權(quán)主管殿前司,并 統(tǒng)神武中軍。庚子,改神武四軍及巡衛(wèi)軍號行營五護軍。辛丑,以都督府兵隸三衙。 命左右司、樞密院檢詳官參考中興已行條例,修為定法。乙巳,禁服用翠羽。己酉, 免侍從官輪對。庚戌,汰橫江水軍三之一。癸丑,命兩淮、川陜、荊襄、荊南諸帥 府參謀官各一員提點屯田。癸亥,禁川陜州縣官悉用川陜?nèi)?。丙寅,都督府遣參議 軍事劉子羽、主管機宜文字熊彥詩撫諭川陜,且察邊備虛實。戊辰,夜雨雹。

      六年春正月辛未,蠲貧民戶帖錢之半,無物產(chǎn)者悉除之。癸酉,命給事中、中 書舍人甄別元祐黨籍。乙亥,以內(nèi)重外輕,命省臺、寺監(jiān)及監(jiān)司、守令居職及二年 者,許更迭出入除擢。丁丑,詔凡入粟補官者,毋授親民、刑法之職。壬午,賜宗 子伯玖名琚,為和州防御使。罷綿州宣撫副使,命吳玠專治兵事。罷御史平反刑獄 賞。丙戌,張浚視師荊襄,入辭。己丑,安定郡王令矼薨。庚寅,還預借坊場錢。 辛卯,詔監(jiān)司、帥臣慢令失職者,令張浚黜陟以聞。甲午,振江、湖、福建、浙東 饑民,命監(jiān)司、帥臣分選僚屬及提舉常平官躬行檢察。戊戌,命鬻通直郎、閣門宣 贊舍人以下官。

      二月庚子,以諸路宣撫制置大使并兼營田大使,宣撫副使、招討安撫使并兼營 田使。壬寅,雨雪。改江、淮屯田為營田。甲辰,置行在交子務,印交子錢引給諸 路,令公私同見錢行用。戊申,岳飛入見。復以襄陽府路為京西南路。辛亥,詔張 浚暫赴行在奏事。甲寅,以兵部尚書、都督府參謀折彥質(zhì)簽書樞密院事。乙卯,韓 世忠引兵攻宿遷縣,統(tǒng)制呼延通與金兵戰(zhàn),敗之,禽其將孛堇牙合。澧州賊徒伍俊 殺雷德進,持其首詣鼎州降。丙辰,韓世忠圍淮陽軍。復置諸路市易務。戊午,命 楊沂中以兵萬人聽都督行府調(diào)遣。己未,遣戶部侍郎劉寧止如鎮(zhèn)江府,總領(lǐng)三宣撫 司錢糧。辛酉,兀救淮陽,韓世忠引兵歸楚州。壬戌,以折彥質(zhì)兼權(quán)參知政事。 癸亥,沈與求罷。李綱入見。是月,張浚至江上會諸將議事,命張俊進屯盱眙。

      三月戊辰朔,初收官告綾紙錢。名金、均、房州民兵曰保勝,又命招刺三千人, 賜名必勝軍。己巳,以韓世忠為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岳飛為京西、湖北路宣 撫副使。辛未,蠲旱傷州縣民積欠錢帛租稅。己卯,趣岳飛如鄂州措置軍事。辛巳, 以樞密副都承旨馬擴為沿海制置副使。壬午,金、齊兵犯漣水軍,韓世忠擊敗之。 壬辰,寬四川災傷州縣戶帖錢之半。

      夏四月戊戌朔,湖南賊黃旺犯桂陽監(jiān)。甲辰,偽齊兵陷唐州,團練判官扈舉臣、 推官張從之等皆死。岳飛以母喪去官。丙午,詔飛起復。己酉,詔文武臣僚能決勝 強敵恢復境土者,賜功臣號。庚戌,始訓諸宗子名。甲寅,賞淮陽功,呼延通等進 官有差,余受賞者凡萬七千人。劉光世遣副統(tǒng)制王師晟、酈瓊襲偽齊兵于劉龍城, 破之,禽其統(tǒng)制華知剛。己未,命福建安撫司發(fā)水軍討海賊鄭慶。辛酉,禁四川伐 并邊山林。甲子,以韓世忠為橫海、武寧、安化軍節(jié)度使,號揚武翊運功臣。除商 旅緡錢稅。丙寅,復行在官吏奉。蠲東京民渡淮南商販之稅。

      五月戊辰朔,禁以鹿胎為冠。癸酉,詔未經(jīng)上殿臣僚,先令三省審察,然后引 對。戊寅,以四川監(jiān)司地遠玩法,應有違戾,令制置大使按劾。壬午,詔大理寺議 獄不合,即詣刑部關(guān)決,刑部不能定,同赴都堂稟議。賜吳玠四川戶帖錢十萬緡犒 軍。癸未,禁淮南州縣收額外雜色租。乙酉,改交子為關(guān)子,罷交子務。庚寅,以 劉光世為保靜、寧武、寧國軍節(jié)度使。壬辰,以張俊進屯盱眙,改崇信、奉寧軍節(jié) 度使。甲午,禁銷錢及私鑄銅器。丙申,詔監(jiān)司慮囚不能遍及者,聽遣官,著為令。

      六月乙巳夜,地震。乙酉,求直言。甲寅,張浚渡江,撫淮上諸屯。命劉光世 自當涂進屯廬州,岳飛自九江進屯襄陽,楊沂中屯泗州。戊午,詔兩淮沿江守臣并 以三年為任。辛酉,封集英殿修撰令懬為安定郡王。

      秋七月壬申,以司農(nóng)少卿樊賓提領(lǐng)營田公事。癸未,詔張浚暫赴行在。癸巳, 罷川陜便宜差遣監(jiān)司、守貳。以金州隸川陜路,均、房二州隸京西南路。郭浩為永 興軍路經(jīng)略安撫使兼知金州,閣門宣贊舍人邵隆知商州,聽浩節(jié)制,經(jīng)理商、虢。 是月,劉光世復壽春府。

      八月己亥,范宗尹薨。庚子,賜左司諫陳公輔三品服。癸卯,以徽猷閣直學士 李迨為四川都轉(zhuǎn)運使。甲辰,詔諭將士將親征。岳飛遣統(tǒng)制牛皋破偽齊鎮(zhèn)汝軍,禽 其守薛亨。乙巳,命權(quán)殿前司解潛等帥精兵扈從,主管步軍司邊順留兵守臨安,知 臨安府梁汝嘉為巡幸隨軍都轉(zhuǎn)運使。丁未,以秦檜為醴泉觀使兼侍讀、行宮留守, 孟庾提舉萬壽觀兼侍讀、同留守。戊申,岳飛遣將楊再興復西京長水縣。己酉,命 秦檜、孟庾權(quán)參決尚書省、樞密院事。庚戌,蠲虔州殘破諸縣逋負、梅州夏秋兩稅, 聽廣東經(jīng)略安撫司便宜措置盜賊。辛亥,奉神主發(fā)臨安。丁巳,權(quán)罷經(jīng)筵進講。己 未,預借江、浙民來年夏稅絁帛,折米輸官。庚申,增給職事官米月三斛。是月, 張俊城盱眙,進屯泗州。岳飛及偽齊李成、孔彥舟連戰(zhàn)至蔡州,克之,偽守劉永壽 舉城降。

      九月丙寅朔,帝發(fā)臨安。岳飛遣統(tǒng)制王貴、郝晸、董先復虢州盧氏縣。癸酉, 帝次平江。戊寅,命職事官日一員輪對。壬午,岳飛以孤軍無援,復還鄂州。癸未, 權(quán)奉安神主于平江能仁寺。戊子,以戶部郎官霍蠡總領(lǐng)岳飛軍錢糧。庚寅,張浚入 奏,復如鎮(zhèn)江。辛卯,立賊徒相招首罪賞格。賞鎮(zhèn)淮軍功,進統(tǒng)制王德等官。是月, 劉豫聞親征,告急于金主亶求援,亶不許,豫自起兵三十萬,命子麟趣合肥,侄猊 出渦口,引兵分道入寇。

      冬十月丙申,招西北流寓人補闕額禁軍。丁酉,裁定淮南路租額。劉麟寇淮西, 張俊遣楊沂中、張宗顏等分兵御之。戊戌,沂中至濠州,劉光世已棄廬州而南,浚 遣人督還,光世不得已駐兵應沂中,遣統(tǒng)制王德、酈瓊及賊將崔皋、賈澤、王遇戰(zhàn), 皆敗之。賊兵攻壽春府芍陂砦,守臣孫暉拒戰(zhàn),又敗之。辛丑,罷四川監(jiān)酒官百余 員。壬寅,以梁汝嘉兼浙西、淮東沿海制置使,前護副軍都統(tǒng)制王彥副之。癸卯, 趙鼎請降敕諭張浚,令光世、沂中及張俊全軍引還,為防江之計。甲辰,又詔浚督 將士僇力破賊,皆未達。劉猊犯定遠縣,沂中進戰(zhàn),大敗之于藕塘,猊挺身遁,麟 在順昌聞之,拔砦去。劉光世遣王德及沂中追麟,至南壽春而還。孔彥舟亦解光州 圍而去。戊申,命解潛遣兵千人守青龍港口。癸丑,張俊、楊沂中引兵攻壽春府, 不克而還。乙卯,詔諸軍所俘人民給錢米遣歸。丁巳,惠州軍賊曾袞作亂。庚申, 摧鋒軍統(tǒng)制韓京募敢死士,夜襲破之,袞尋出降。壬戌,日中有黑子沒。

      十二月申午朔,詔降廬、光、濠等州死罪,釋流以下囚。召秦檜赴行在。張浚 入見,請幸建康;趙鼎請還臨安。戊戌,韓世忠攻淮陽軍,及金人戰(zhàn),敗之。辛丑, 城南壽春府。壬寅,趙鼎罷。遣右司員外郎范直方宣諭川、陜,撫問吳玠將士。甲 辰,命都督府參議軍事呂祉如建康,措置移蹕。丙午,折彥質(zhì)罷。丁未,賞淮西功, 加張俊少保,改鎮(zhèn)洮、崇信、奉寧軍節(jié)度使,楊沂中保成軍節(jié)度使、殿前都虞候。 戊申,命秦檜赴講筵供職,孟庾為行宮留守。辛亥,以資政殿學士張守參知政事, 兼權(quán)樞密院事。丙辰,以呂頤浩為浙撫西安制置大使、判臨安府。丁巳,以劉光世 為護國、鎮(zhèn)安、保靜軍節(jié)度使。戊午,詔凡因民事被罪者,不許親民。己未,命辰、 沅、靖、澧四州以閑田募刀弩手,三千五百人為額。右司諫陳公輔乞禁程氏學。詔: “士大夫之學宜以孔、孟為師,庶幾言行相稱,可濟時用?!备?,以安化郡王王 稟死節(jié)太原,賜其家田十頃。辛酉,以山陰、諸暨等四十縣為大邑,并命堂除。

      七年春正月癸亥朔,帝在平江,下詔移蹕建康。蠲無為軍稅役一年。置建康御 前軍器局。丁卯,賞張浚以破敵功,遷特進。己巳,發(fā)米萬石濟京東、陜西來歸之 民。張浚入見。甲戌,罷都督府諸州市易官。丁丑,解潛罷,以劉锜權(quán)主管馬軍司, 并殿前步軍司公事。庚辰,筑采石、宣化渡二城。癸未,以翰林學士陳與義參知政 事,資政殿學士沈與求同知樞密院事。詔廣西帥臣訓練土丁、保丁。乙酉,復置樞 密使、副,知院以下仍舊,張浚改兼樞密使。丙戌,禁諸軍互納亡卒。西蕃三十八 族首領(lǐng)趙繼忠等來歸。丁亥,以秦檜為樞密使。何蘚、范寧之至自金國,始聞上皇 及寧德皇后崩。己丑,帝成服,下詔降徒囚,釋杖以下。辛卯夜,東北有赤氣如火。

      二月癸巳朔,日有食之。百官七上表,請遵以日易月之制。徽猷閣待制、知嚴 州胡寅請服喪三年,衣墨臨戎,以化天下。帝欲遂終服,而張浚連疏論喪服不可即 戎,遂詔外朝勉從所請,宮中仍行三年之喪。丙申,太平州火。丁酉,鎮(zhèn)江府火。 庚子,遣王倫等使金國迎奉梓宮。岳飛入見。辛丑,以日食,求直言;以久旱,命 諸州慮囚。乙巳,詔凡辟舉官犯贓罪,罪及所舉官。丙午,吳玠置銀會子于河池。 丁未,詔席益募陜西、河東、河北兵二千,部送行在充扈衛(wèi)。癸丑,雨雹。丙辰, 始御便殿。果州守臣宇文彬等進《禾登九穗圖》,俱奪一官,罷之。丁巳,以岳飛 為太尉、湖北京西宣撫使。己未,帝發(fā)平江。

      三月癸亥朔,次丹陽,韓世忠入見,命世忠扈從,岳飛次之。甲子,次鎮(zhèn)江, 楊沂中入見,命沂中總領(lǐng)彈壓巡幸事務。乙丑,蠲駐蹕及經(jīng)從州縣積年逋賦。丁卯, 以吏部侍郎呂祉為兵部尚書、都督府參謀軍事。辛未,帝至建康。壬申,詔尚書省 常程事從參知政事分治。癸酉,減建康流罪以下囚,蠲建康府、太平、宣州逋賦及 下戶今年身丁錢。岳飛乞并統(tǒng)淮西兵以復京畿、陜右,許之,命飛盡護王德等諸將 軍。既而秦檜等以合兵為疑,事遂寢。戊寅,手詔撫勞將士。進沈與求知樞密院事。 己卯,尊宣和皇后為皇太后。庚辰,以王彥兵隸侍衛(wèi)馬軍司。呂頤浩為少保兼行宮 留守。孟庾罷。甲申,以劉光世為少師、萬壽觀使,以其兵隸都督府,張浚因分為 六軍,命呂祉節(jié)制。乙酉,賜光世第于建康府。丁亥,命虔、吉、南安軍諸縣各募 土兵百人,責知縣訓練,防御盜賊。是春,廣西大饑,李實變?yōu)樘摇?/p>

      夏四月癸巳,筑太廟于建康,以臨安府太廟為圣祖殿。戊戌,修浚建康城池。 丁未,岳飛乞解官持余服,遂棄軍去,詔不許。戊申,日中有黑子。庚戌,以張浚 累陳岳飛積慮專在并兵,奏牘求去,意在要君,遂命兵部侍郎兼都督府參議軍事張 宗元權(quán)湖北、京西宣撫判官,實監(jiān)其軍。壬子,張浚如太平州、淮西視師。庚申, 以信陽軍隸京西路。罷淮南提點司,東西兩路各置轉(zhuǎn)運兼提點刑獄、提舉茶鹽常平 事。

      五月丁卯,詔李綱趣捕虔、吉諸盜。壬申,命禮官舉文宣王、武成王、熒惑、 壽星、岳鎮(zhèn)、海、瀆、農(nóng)、蠶、風、雷、雨師之祀。甲戌,以胡安國提舉萬壽觀兼 侍讀,趣赴行在,未至而罷。癸未,以酈瓊為行營左護軍副都統(tǒng)制。甲申,初試樞 密院都督府效士。乙酉,命侍從官通舉材堪知縣者二十人。丙戌,偽齊陷隨州。己 丑,禁四川增印錢引。

      六月辛卯朔,改上惠恭皇后謚曰顯恭皇后。岳飛入見。壬辰,命歲辰戌月祀大 火,配以閼伯。乙未,罷江、淮營田司,令諸路安撫、轉(zhuǎn)運司兼領(lǐng)其事。丙申,以 《重修神宗實錄》去取未當,命史館復加考訂。丁酉,岳飛引過自劾,詔放罪,慰 諭之。戊戌,命劉锜兼都督府咨議軍事,率兵戍廬州。乙巳,沈與求薨。召王德以 所部兵赴行在。遣呂祉如淮西撫諭諸軍。丙辰,詔吳玠、李迨共議四川經(jīng)費,贍軍 恤民。岳飛復職。

      秋七月戊辰,詔侍從各舉可任監(jiān)司、郡守者一二人。癸酉,以旱,禱于天地、 宗廟、社稷。甲戌,嗣濮王仲湜薨。癸未,以久旱,命中外臣庶實封言事。甲申, 蠲諸路民積年逋租。以建康疫盛,遣醫(yī)行視,貧民給錢,葬其死者。命疏決滯獄。 乙酉,詔即建康權(quán)正社稷之位。戊子,詔戶部長貳迭出巡按諸路,考究財賦利病, 違者劾之。己丑,詔諸路歸業(yè)民墾田,及八年始輸全稅。

      八月乙未,以張俊為淮西宣撫使,駐盱眙;楊沂中為淮西制置使,主管侍衛(wèi)馬 軍司劉锜副之,并駐廬州。命酈瓊率兵赴行在。戊戌,瓊叛,殺中軍統(tǒng)制張景等, 執(zhí)呂祉及趙康直、趙不群,以兵四萬人奔劉豫。辛丑,手詔赦廬州屯駐行營左護軍。 壬寅,酈瓊引兵至淮,殺祉及康直,釋不群,使還。劉锜、吳錫至廬州,以兵追之 不及,命張宗元往招之。張浚乞去位。甲辰,以趙鼎為萬壽觀使兼侍讀。甲寅,詔 命官犯贓,刑部不得擅黥配,聽朝廷裁斷。乙卯,賜岳飛軍錢十萬緡。招歸正復業(yè) 人耕湖北、京西閑田。

      九月甲子,上太上皇帝謚曰圣文仁德顯孝皇帝,廟號徽宗,皇后曰顯肅皇后。 丁卯,韓世忠、張俊入見,乃命俊自盱眙移屯廬州。壬申,張浚罷。癸酉,命參知 政事輪日當筆,權(quán)三省事,更不分治常程。罷都督府。甲戌,以臺諫累疏,落張浚 觀文殿大學士,仍領(lǐng)宮祠。丙子,復以趙鼎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 密使。戊寅,以廬州、壽春府民遭酈瓊虜掠,蠲租稅一年。己卯,朝獻圣祖于常朝 殿。庚辰,朝饗太廟。辛巳,合祭天地于明堂,大赦。召劉光世赴行在。戊子,禁 諸路進羨余。以劉锜知廬州兼淮西制置副使。

      冬十月庚寅朔,詔仍舊開經(jīng)筵。辛卯,命后省官看詳上書有可采者,條上行之。 丁酉夜,敕張浚安置嶺表。戊戌,趙鼎累請浚母老,改永州居住。偽齊犯泗州,守 臣劉綱擊走之。丙午,命戶部郎官薛弼、霍蠡同總領(lǐng)江西、湖、廣五路財賦。壬子, 統(tǒng)制呼延通、王權(quán)等襲擊金人于淮陽軍,敗之,丁巳,詔六參日,輪行在百官一員 轉(zhuǎn)對。

      閏月癸亥,贈趙康直徽猷閣待制。乙丑,蠲江東路月樁錢萬緡。發(fā)米二萬石振 京西、湖北饑民。丙寅,尹焞入見,命為秘書郎兼崇政殿說書。甲戌,始作徽宗皇 帝、顯肅皇后神主。庚辰,韓世忠引兵渡淮,逆擊金人于劉冷莊,敗之。辛巳,李 綱罷。癸未,復漢陽軍。是月,張俊棄盱眙,引兵還建康。

      十一月丙申,賜吳玠犒軍錢百五十萬緡。丁酉,以知溫州李光為江西安撫制置 大使。丁未,金帥撻懶、兀入汴京,執(zhí)偽齊劉豫,廢為蜀王。癸丑,詔來春復幸 浙西。是月,偽齊知臨汝軍崔虎詣岳飛降。十二月庚辰,復置都大提舉四川茶馬監(jiān) 牧官。丁卯,祔徽宗皇帝、顯肅皇后神主于太廟。庚午,以解潛權(quán)主管馬步軍司, 命韓世忠留屯楚州,屏蔽江、淮。己卯,詔內(nèi)外大將及侍從官,舉武臣智略器局堪 帥守謀議官者。癸未,王倫等使還,入見,言金國許還梓宮及皇太后,又許還河南 諸州。甲申,城泗州。丁亥,復遣王倫等奉迎梓宮。是冬,吳玠遣裨將馬希仲攻熙 州,鄭宗、李進攻鞏州,不克,宗死于城下,希仲遁還,玠斬以徇。

    譯文及注釋

      紹興五年(1135 )春正月初一,日食。高宗在平江府。金軍退離壕州。初三,命令各軍在與金軍交戰(zhàn)中,不要殺死中原百姓被征發(fā)為金兵的人。命令誓賣官田宅得到的錢專門充作軍費開支。初四,廬、泰二州守御官及僚屬分別升官一級。初五,下詔前任宰執(zhí)呂頤浩等十九人,以及行在職事官分別向朝廷陳述攻戰(zhàn)備御、措置綏懷的方略。免除淮南官吏離職之罪,仍然命令他們各自歸職。承州水寨統(tǒng)領(lǐng)仲諒又進人楚州。初六,張俊派統(tǒng)領(lǐng)楊忠閡、王進在淮河南岸夾擊金軍,打敗他們,迫使金軍將領(lǐng)程師回、張延壽投降。初七,淮東統(tǒng)制崔德明在盯胎襲擊打敗金軍。召張浚前往行在。十一日,張浚來朝見。獎賞沿江監(jiān)司、帥臣供應軍需的功勞,分別升官一級。十四日,催促修筑建康行宮。十五日,下詔減輕淮南各州雜犯死罪囚犯罪刑,釋放流刑以下的罪犯。十六日,設(shè)置各州軍教場,挑選士兵專門練習弓弩,確立標準檢查考試。十七日,贈給殿中侍御史馬伸左諫議大夫。韓世忠、劉光世、張俊來朝見。十八日,任命韓世忠為少保、淮東宣撫使,駐屯鎮(zhèn)江;劉光世為少保、淮西宣撫使,駐屯太平;張俊為開府儀同三司、江東宣撫使,駐屯建康。二十日,麗仔瓊收復光州,迫使其守將許約投降。二十一日,廢罷淮南茶鹽提刑司,設(shè)置提點兩路公事官一名,兼領(lǐng)刑獄、茶鹽、槽運、市易事務?;次髦匾粫蒈姸荚O(shè)置市易務。二十四日,下詔川、陜宣撫司招諭淪陷偽齊的官吏和百姓。二十六日,命令王進聯(lián)合江西、廣東各將領(lǐng)統(tǒng)率的軍隊討伐周十隆。海賊朱聰攻打廣州,又攻打泉州。二十八日,劉光世、韓世忠、張俊人朝辭謝,命令上殿,因劉光世、韓世忠之間有不愉快的事情,高宗賜酒從中調(diào)解,二人都感激不盡,表示奉命。二十九日,偽齊毫州知州馬秦攻打光州,代理州事王萃率兵抵抗。這個月,金主晨去世,的孫子即皇帝位。岳飛從池州前往行在朝見高宗。二月初二,任命岳飛為鎮(zhèn)寧、崇信軍節(jié)度使。命令常州百姓陳得一制作新歷。初三,高宗從平江出發(fā)。初四,派遣代理太常少卿張銑到溫州奉迎太廟神主。初八,高宗到達臨安,護從官吏增加棒祿一級。十二日,任命趙鼎為左仆射,張浚為右仆射,都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都督各路軍馬。任命岳飛為荊湖南北、襄陽府路制置使,率兵平定洞庭湖賊楊太。十三日,吳瞞、楊政攻取秦州,俘獲偽齊太守胡宣,金軍統(tǒng)帥撒離易前來救援,楊政又打敗金軍。十五日,下詔建造太廟。十八日,下命張浚到長江上措置邊境防務,下詔告諭各路宣撫制置司,示以單獨承擔此任的意旨。因右司諫趙需上奏論事合乎治體,恰如其分,賜給三品官服。二十三日,執(zhí)政官增加棒祿一級,用來獎賞他們抵抗金、偽齊聯(lián)軍秋季侵略的功勞。二十四日,下詔淮南宣撫司撫恤慰問從淮北來歸順的官吏和軍民。二十五日,直史館范沖呈上件申宗實錄考異。二十六日,下詔翰林學士孫近、胡交修分類編撰臣僚陳述時政利害的奏疏報告朝廷。三十日,免除湖南路上供三年。這個月,偽齊商元攻打信陽軍,守臣舒繼明被俘而死。閏二月初一,降冰雹。初三,胡松年罷職。初四,降雪。初五,留下四川上供銀帛就地充作軍費。十一日,任命孟庚、沈與求兼代理樞密院事。十二日,合并各路提舉常平到茶鹽司。廢罷福建鑄錢,命令轉(zhuǎn)運坑冶司辦理。十三日,撒離易想攻打秦州,吳派遣部將牛皓偵察這一情況,在瓦吾谷與金軍相遇,牛皓戰(zhàn)死。十九日,海賊陳感攻打雷州,官軍多次失敗。二十三日,王鑊罷職。命令戶部尚書章誼措置財政收支,由孟庚提領(lǐng),號稱總制司。命令川、陜宣撫司幕僚代理管理宣撫司事務,并且代理節(jié)制軍馬。二十四日,設(shè)置路分總管,用來安置閑退武臣。二十七日,重新設(shè)置宗正承,掌管修撰屬籍。再次免除荊南府、歸峽二州、荊門公安二軍歲供、上供二年。三月初一,王鑊因貪婪悠肆,缺少將才,敗師誤國,貶降為壕州團練使。初三,派遣樞密計議官呂用中等分別出使兩浙、江東西路,檢察經(jīng)、總制司財政收支情況。初四,下詔侍從至監(jiān)察御史、館職以上,在內(nèi)館職、在外侍從官、監(jiān)司、帥守,各自推舉所熟知的可以擔任監(jiān)司、守令的人才。不久命令館職專門推舉可以擔任縣令的人才。初六,任命韓世忠兼鎮(zhèn)江府宣撫使,劉光世兼太平州宣撫使。初九,任命都督府參議軍事邵溥兼代理川、陜宣撫副使。廢罷御前軍器所提舉官,隸屬工部。十九日,命令廣東、福建路招捕朱聰。二十二日,初次禁鉛、錫。張浚親自討伐洞庭湖賊。二十四日,又把浙西安撫司遷移到臨安府。二十七日,廢罷饒州牧馬監(jiān)。

      四月初三,貴池縣承黃大本因貪贓枉法,被杖脊刺配南雄州。初四,派遣司農(nóng)承蓋諒帶著詔書撫諭川、陜。召解潛前往行在,王彥知荊南府,各鎮(zhèn)撫使至此全部廢罷。初五,太廟神主從溫州遷到臨安。初六,因?qū)徍藱z察濫賞,追贈左銀青光祿大夫王序八官及職名,并且改正出身。初七,下詔:內(nèi)侍遇到特別恩惠調(diào)遷官職,至武功郎為止。初九,尋訪得到后周后代柴叔夏,命令他襲封崇義公。十五日,奉安太廟神主。十六日,更改免役保正長法。二十一日,太上皇帝徽宗在五國城逝世。二十三日,高宗到射殿,行祭祀景靈宮之禮,開始用惠恭皇后附祭。招募百姓耕種營田,官府供給耕牛和種子。二十七日,省減四川添差官。二十八日,用各路賦稅整數(shù)外的余數(shù)和多征收的錢專門充作上供。這個月,以龍圖閣直學士身份退休的楊時逝世。五月初二,初次朝拜太廟。初七,命令邵溥、吳裁減四川冗官浮費。初八,稱行宮新作書院為資善堂。派遣何薊等人奉命出使金國,與金朝接觸并問候徽、欽二帝。中書舍人胡寅上書說,國家與金朝世代為仇,沒有通使接觸的道理。張浚上奏說:“出使敵國是兵家的權(quán)宜之計,日后將開辟國境,恢復故土,最終會歸于和好,不可立即斷絕交往?!庇谑桥伤麄兂霭l(fā)。十四日,確定遭受兵火殘破州縣守令勸民墾田及拋荒多少的標準。十六日,任命孟庚為知樞密院事。十九日,召張浚回到行在。二十四日,下詔張浚提舉詳定一司救令。二十五日,任命貴州防御史趙緩為保慶軍節(jié)度使,封為建國公?;仗w待制范沖兼資善堂詡善,起居郎朱震兼贊讀。因酷暑命令監(jiān)司到轄區(qū)內(nèi)訊察囚犯罪狀。二十六日,岳飛軍駐扎鼎州。二十七日,周十隆出降。二十八日,命令川、陜官吏尋訪元黨人子孫。

      六月初二,封武經(jīng)大夫趙鄰正為安定郡王。洞庭湖賊楊欽、全瓊、劉洗相繼率眾到岳飛軍中投降。初三,稱新歷為統(tǒng)元。初五,合并饒州鑄錢司到虔州鑄錢司。初七,命令建國公趙緩到資善堂聽讀,拜見范沖、朱震。拿出內(nèi)格錢賜給宗室貧寒的人。初十,又減省淮南州縣冗官。十一日,因長期干早減少飲食,舉行祈禱;禁止各路苛征,除租稅、和買軍須外,其他苛征都廢罷。岳飛猛攻洞庭湖賊水寨,賊將領(lǐng)陳舀投降,楊太跳水而死,余黨劉衡等人都投降。岳飛猛攻夏誠,斬殺他。十五日,洞庭湖賊黃誠割下楊太的頭,挾持鐘子義、周倫到都督府投降,湖湘全部平定,得到二萬七千戶百姓,全部讓他們回到家園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十六日,減少福建貢茶歲額的一半。十八日,因干早廢罷各路檢察財政收支官員。二十五日,沿洞庭湖賊平定,免除沿湖百姓前二年積欠官府租稅。二十七日,廢罷福建各州槍杖手。

      秋七月初一,任命仇昵為沿海制置使。初三,免除薪州上供和租稅三年。初七,獎諭岳飛,撫勞將士,催促張?;氐匠ⅰ3醢?,孟庚罷職,任命沈與求兼代理樞密院事及措置財政收支。十一日,把金、均、房州劃歸襄陽府路。偽齊軍攻打湖陽縣,俘獲唐州守臣高青,又放了他。十六日,賜給寧文虛中家庭福建田十頃。二十三日,下詔遭受兵火殘破州縣守令官員,計算到任、離任之間戶口數(shù)多少,作為考核好壞的依據(jù)。韓世忠收復鎮(zhèn)淮軍,俘獲偽齊守官王拱。二十五日,免除湖南路上供米三年及秋租的一半。二十六日,設(shè)置高峰、王口二寨都巡檢使,增加軍隊戍守二寨。八月初一,廢罷荊南營田司,命令安撫司指揮官兵耕種。初三,確定館職名額為十八人。十一日,下詔淮南山水寨都巡檢分別接受守令調(diào)度管束。十二日,免除福建州軍借撥常平錢米。十八日,下詔宣布章、蔡卞低毀誣陷宣仁圣烈皇后的罪行,追貶章為昭化軍節(jié)度副使,蔡卞為單州團練副使,子孫不許在朝廷任官。命擴大宮學,教育內(nèi)外宗室子弟。二十日,下詔淮南、襄陽府等路團結(jié)民社。二十五日,因各盜平定,減輕湖、廣、江西二十二州雜犯死罪囚犯罪刑,釋放徒刑、杖刑以下囚犯。海賊朱聰投降,命令他補官為水軍統(tǒng)領(lǐng)。這個月,偽齊攻陷光州。

      九月初一,廢罷總制司所增加征收的頭子錢等各種名目的錢。初五,賜給禮部進士汪洋以下二百二十人及第、出身。唱名賜第開始遵循原來的制度,命令館職侍立殿上。十二日,加官岳飛為檢校少保。偽齊軍攻打固始縣,統(tǒng)領(lǐng)華旺率兵抵抗,打退偽齊軍,不久收復光州。十四日,命令沿海州軍籍沒海船,分別守衛(wèi)要害之地。十五日,趙鼎呈上重修神宗實錄。二十二日,下詔元符上書被貶為邪等的范柔中等二十七人分別授給他們兒子一人官職。下命解潛率領(lǐng)的三千軍隊隸屬馬軍司。二十四日,周十隆又叛亂,攻打汀州。二十八日,派遣統(tǒng)領(lǐng)王進、李貴討伐周十隆。

      冬十月十一日,張浚朝見高宗。十六日,任命席益為四川制置大使,位次在宣撫副使之上,州軍兵馬一律隸屬大使司,邊防重大事情仍然命令宣撫司處理管轄。李綱為江西制置大使,呂頤浩為湖南制置大使。十九日,下詔川、陜類試合格第一名按照殿試第三名施加恩惠,其余一律同賜進士出身;特奏名進士命令宣撫使選擇考官加試時務策。遭州賊雷德進投降。二十六日,偽齊軍攻打漣水軍,韓世忠派遣統(tǒng)制呼延通等抵抗出擊,打敗偽齊軍。

      十一月初一,初次設(shè)置節(jié)度使以下金字獎牌,命令都督府掌管,獎給將帥立有戰(zhàn)功的人。命令州縣出賣戶帖用來補助軍費。初四,下詔:守臣為國捐軀,功績昭著的,不受等級、棒祿高低多少的限制,一律賜給溢號。初六,到涪州征召和靖處士尹淳,任命他為崇政殿說書。初九,祭祀天地。十二日,重新設(shè)置淮南提舉鹽事官。十三日,放出宮女三十人。十五日,暫減宰執(zhí)及行在官吏棒祿。十六日,任命趙開為四川都轉(zhuǎn)運使。十七日,命令張浚到荊、襄、川、陜視察軍隊。十九日,衡州知州裴凜因征調(diào)民夫筑城凍死二千多人,被除掉名籍,嶺南高州編管。二十六日,拿出內(nèi)格綿絹賜給宗室。二十八日,廢罷催稅戶長。

      十二月初一,任命岳飛為荊湖南北路、襄陽府路、薪黃州招討使。楊沂中代理主管殿前司,并且統(tǒng)領(lǐng)神武中軍。初二,改神武四軍及巡衛(wèi)軍為行營五護軍。初三,下命都督府兵隸屬三衙。命令左右司、樞密院檢詳官參考朝廷南渡以來已經(jīng)實行條例制度,修撰成為固定的法律制度。初七,禁止服用翠羽。十一日,廢除侍從官五日上殿面奏時政并提出建議。十二日,裁減橫江水軍的三分之一。十五日,命令兩淮、川陜、荊襄、荊南各帥府一名參謀官提點屯田。二十五日,禁止川陜州縣官全部任用川陜籍的人。二十八日,都督府派遣參議軍事劉子羽、主管機宜文字熊彥撫諭川陜,并且視察邊防戰(zhàn)備虛實情況。三十日,夜晚降冰雹。

      紹興六年(1136 )春正月初三,免除貧民帖錢的一半,沒有物業(yè)資產(chǎn)的人戶全部免除帖錢。初五,命令給事中、中書舍人審查鑒別元黨籍。初七,因內(nèi)重外輕,命令省臺、寺監(jiān)及監(jiān)司、守令任職滿二年的,允許互換授官調(diào)遷。初九,下詔:凡是人粟得到官職的人,不許授給縣令一類的地方官和刑法官。十四日,賜給宗子趙伯玖名為趙朦,任為和州防御使。廢罷綿州宣撫副使,命令吳專門管理軍事。廢罷御史平反刑法案件的獎賞。十八日,張浚到荊襄視察軍隊,上殿向高宗辭行。二十一日,安定郡王趙令在逝世。二十二日,歸還預借坊場錢。二十三日,下詔:監(jiān)司、帥臣怠慢朝命、管理失職的人,命令張浚決定升降,報告朝廷。二十六日,販濟江、湖、福建、浙東饑民,命令監(jiān)司、帥臣分別挑選僚屬及提舉常平官親自檢察販濟情況。三十日,命令警賣通直郎、閻門宣贊舍人以下官員。二月初二,命令各路宣撫制置大使一律兼營田大使,宣撫副使、招討安撫使一律兼營田使。初四,降雪。江淮屯田改為營田。初六,設(shè)置行在交子務,印制交子錢引發(fā)給各路,下令百姓、官府與現(xiàn)錢等同流通使用。初十,岳飛朝見高宗。又改襄陽府路為京西南路。十三日,下詔張浚立即前往行在奏事。十六日,任命兵部尚書、都督府參謀折彥質(zhì)為簽書樞密院事。十七日,韓世忠?guī)ьI(lǐng)軍隊攻打宿遷縣,統(tǒng)制呼延通與金兵交戰(zhàn),打敗金軍,俘獲金軍將領(lǐng)李荃牙合。遭州賊徒伍俊殺死雷德進,帶上他的首級到鼎州投降。十八日,韓世忠圍攻淮陽軍。重新設(shè)置各路市易務。二十日,命令楊沂中率領(lǐng)一萬軍隊聽從都督行府調(diào)遣。二十一日,派遣戶部侍郎劉寧止到鎮(zhèn)江府,統(tǒng)一管理三宣撫司錢糧。二十三日,兀出兵援救淮陽,韓世忠?guī)П藲w楚州。二十四日,任命折彥質(zhì)兼代理參知政事。二十五日,沈與求罷職。李綱朝見高宗。這個月,張浚到長江召集各將領(lǐng)商議軍事,命令張俊進屯盯胎。三月初一,初次征收官告績紙錢。稱金、均、房州民兵為保勝,又命令招刺三千人賜名必勝軍。初二,任命韓世忠為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岳飛為京西、湖北路宣撫副使。初四,免除遭受早災州縣百姓拖欠的錢帛租稅。十二日,催促岳飛到鄂州措置軍事。十四日,任命樞密副都承旨馬擴為沿海制置副使。十五日,金軍、偽齊軍攻打漣水軍,韓世忠軍打敗他們。二十五日,減少四川遭災州縣戶帖錢的一半。

      夏四月初一,湖南賊黃旺攻打桂陽監(jiān)。初七,偽齊兵攻陷唐州,團練判官啟舉臣、推官張從之等都戰(zhàn)死。岳飛因母親逝世離職。初九,下詔岳飛赴任。十二日,下詔:“文武百官能戰(zhàn)勝金軍、恢復故疆的,賜給功臣稱號。”十三日,開始給各宗子命名。十七日,賞賜淮陽戰(zhàn)功,呼延通等人升官不等,其余有一萬七千人受到獎賞。劉光世派遣副統(tǒng)制王師晨、哪瓊在劉龍城襲擊打敗偽齊軍,俘虜偽齊軍統(tǒng)制華知剛。二十二日,命令福建安撫司派出水軍攻討海賊鄭慶。二十四日,禁止四川砍伐沿邊山林。二十七日,任命韓世忠為橫海、武寧、安化軍節(jié)度使,賜給揚武詡運功臣稱號。廢除商人絡(luò)錢稅。二十九日,恢復行在官吏棒祿。免除東京百姓渡過淮河從事商業(yè)貿(mào)易的稅。

      五月初一,禁止用鹿皮做帽子。初六,下詔:“沒有上殿經(jīng)歷的臣僚,先命令三省審察,然后接受皇帝召見,回答詢問。”十一日,因為四川監(jiān)司地處僻遠,玩忽法令,當有違背圣意的地方,命令制置大使糾察核準。十五日,下詔大理寺議定處理的案件有情法不符合的,就到刑部要求審議,刑部不能定案的,一起到尚書省商議處理。賜給吳四川戶帖錢十萬絡(luò)作為搞軍費。十六日,禁止淮南州縣征收額外各種名目的租稅。十八日,改稱交子為關(guān)子,廢罷交子務。二十三日,任命劉光世為保靜、寧武、寧國軍節(jié)度使。二十五日,因張俊進屯盯胎,改任張俊為崇信、奉寧軍節(jié)度使。二十七日,禁止銷錢及私鑄銅器。二十九日,下詔監(jiān)司訊察囚犯罪狀不能全部審查到的,允許派有關(guān)官員審查,規(guī)定成為法令。六月初九,夜晚,發(fā)生地震。十三日,訪求直言。十八日,張浚渡過長江撫慰淮河地區(qū)屯駐的軍隊。命令劉光世從當涂進屯廬州,岳飛自九江進屯襄陽,楊沂中屯駐泅州。二十二日,下詔兩淮沿江守臣一律以三年為一個任期。二十五日,封集賢殿修撰令溉為安定郡王。秋七月初六,任命司農(nóng)少卿樊賓提領(lǐng)營田公事。十七日,下詔張浚立即前往行在。二十七日,廢罷川陜沒經(jīng)朝廷批準差遣的監(jiān)司、守官。把金州劃歸川陜路,均、房二州隸屬京西南路。任命郭浩為永興軍路經(jīng)略安撫使兼金州知州,閣門宣贊舍人邵隆為商州知州,聽從郭浩調(diào)遣管束,全面處理商、貌二州事務。這個月,劉光世收復壽春府。

      八月初四,范宗尹逝世。初五,賜給左司諫陳公輔三品禮服。初八,任命徽酞閣直學士李追為四川都轉(zhuǎn)運使。初九,下詔告諭將士皇上將親征。岳飛派遣統(tǒng)制牛皋攻破偽齊鎮(zhèn)汝軍,俘獲守將薛亨。初十,命令代理殿前司解潛等率領(lǐng)精銳部隊息從高宗親征,主管步軍司邊順留兵鎮(zhèn)守臨安,臨安知府梁汝嘉為巡幸隨軍都轉(zhuǎn)運使。十二日,任命秦檜為醛泉觀使兼侍讀、行宮留守,孟庚提舉為萬壽觀兼侍讀、同行宮留守。十三日,岳飛派將領(lǐng)楊再興收復西京長水縣。十四日,命令秦檜、孟庚暫且參與決定尚書省、樞密院事務。十五日,免除虔州遭受兵火的殘破各縣拖欠官府的錢物、梅州夏秋兩稅。允許廣東經(jīng)略安撫司不用上奏自己決定鎮(zhèn)壓盜賊的事宜。十六日,崇奉神主從臨安出發(fā)。二十二日,暫且廢罷經(jīng)筵進講。二十四日,預借江、浙百姓來年夏稅帛,折米輸納給官府。二十五日,增加供給職事官每月三解米。這個月,張俊在盯胎修城,進屯泅州。岳飛與偽齊李成、孔彥舟接連交戰(zhàn)到蔡州,攻克州城,偽齊守劉永壽率全城投降朝廷。

      九月初一,高宗從臨安出發(fā)。岳飛派統(tǒng)制王貴、郝、董先收復貌州盧氏縣。初八,高宗到達平江。十三日,命令職事官每天一人面對奏事并提出建議。十七日,岳飛因孤軍深人,缺乏援助,又退回到鄂州。十八日,祖宗神主暫且安置在平江能仁寺。二十三日,任命戶部郎官霍鑫統(tǒng)一管理岳飛軍錢糧。二十五日,張浚人朝奏事,又到鎮(zhèn)江。二十六日,確定賊徒相互招降首領(lǐng)的獎賞標準。賞賜鎮(zhèn)淮軍戰(zhàn)功,統(tǒng)制王德等人升官。這個月,劉豫聽說高宗親征,向金朝皇帝告急求援,沒有答應,劉豫自己發(fā)兵三十萬,命令兒子劉麟到合肥,侄子劉貌出渦口,率兵分路攻打南宋邊境。冬十月初二,招征西北地區(qū)流寓人補充禁軍缺額。初三,裁定淮南路租額。劉麟攻打淮西,張俊派楊沂中、張宗顏等分別率兵抵抗。初四,楊沂中到壕州,劉光世已經(jīng)放棄廬州南逃,張浚派人督促回兵,劉光世不得已駐兵應援楊沂中,派統(tǒng)制王德、麗仔瓊與賊將崔皋、賈澤、王遇交戰(zhàn),都打敗他們。賊兵攻打壽春府芍破寨,守臣孫渾抵抗作戰(zhàn),又打敗賊兵。初七,廢罷四川監(jiān)酒官一百多人。初八,任命梁汝嘉兼浙西、淮東沿海制置使,前護副軍都統(tǒng)制王彥為副使。初九,趙鼎請求下命告諭張浚,命令劉光世、楊沂中及張俊全軍回師,為長江防務做長期的準備。初十,又下詔張浚督促將士齊心合力攻擊敵軍,詔令均未送達軍中。劉貌攻打定遠縣,楊沂中與他交戰(zhàn),在藕塘大敗劉貌,劉貌脫身逃跑,劉麟在順昌聽說這事,拔寨退走。劉光世派王德和楊沂中追擊劉麟到南壽春后退還。孔彥舟也在光州解圍退走。十四日,命令解潛派兵一千人守衛(wèi)青龍港口。十九日,張俊、楊沂中率兵攻打壽春府,沒有攻克,退還。二十一日,下詔各軍供給被俘虜?shù)娜嗣皴X米將他們遣送歸還。二十三日,惠州軍賊曾衷叛亂。二十六日,摧鋒軍統(tǒng)制韓京招募敢死士兵,夜晚襲擊攻破曾衷,曾衷不久投降。二十八日,太陽黑子消失。

      十二月初一,下詔減輕廬、光、壕等州死罪囚犯罪刑,釋放流刑以下的囚犯。召秦檜赴行在。張浚朝見高宗,請他到建康;趙鼎請求回到臨安。初五,韓世忠進攻淮陽軍,與金軍交戰(zhàn),打敗金兵。初八,修南壽春府城。初九,趙鼎罷職。派遣右司員外郎范直方宣諭川陜,撫恤慰問吳軍將士。十一日,命令都督府參議軍事呂社到建康,處理遷移行宮事宜。十三日,折彥質(zhì)罷職。十四日,賞賜淮西戰(zhàn)功,加封張俊為少保,改任鎮(zhèn)姚、崇信、奉寧軍節(jié)度使;楊沂中為保成軍節(jié)度使、殿前都虞候。十五日,命令秦檜前往講筵供職,孟庚為行宮留守。十八日,任命資政殿學士張守為參知政事,兼代理樞密院事。二十三日,任命呂頤浩為浙西安撫制置大使,判臨安府。二十四日,任命劉光世為護國、鎮(zhèn)安、保靜軍節(jié)度使。二十五日,下詔:凡是因民事遭到處罰的,不允許擔任縣令一類的地方官。二十六日,命令辰、沉、靖、遭四州,用閑田招募三千五百名刀弩手。右司諫陳公輔請求禁止二程學問。下詔:“士大夫研習學問應該以孔子、孟子為老師,最重要的是要言行一致,可以幫助解決國家時政問題。”二十七日,因安化郡王王享在太原為國捐軀,賜給他家十頃田。二十八日,以山陰、諸暨等四十縣為大縣,縣令一律由政事堂奏注差遣。

      紹興七年(1137)春正月初一,高宗在平江,下詔遷移行宮到建康。免除無為軍賦役一年。設(shè)置建康御前軍器局。初五,獎賞張浚打敗金軍、偽齊軍的功勞,授給特進。初七,調(diào)發(fā)一萬石米販濟京東、陜西來歸順的百姓。張浚朝見高宗。十二日,廢罷都督府各州市易官。十五日,解潛罷職,任命劉簡代理主管馬軍司,以及殿前步軍司公事。十八日,修筑采石、宣化渡二城。二十一日,任命翰林學士陳與義為參知政事,資政殿學士沈與求為同知樞密院事。下詔廣西帥臣訓練土丁、保丁。二十三日,重新設(shè)置樞密使、副使,知院以下官仍按照原來規(guī)定建置,張浚改兼樞密使。二十四日,禁止各軍互相招納逃亡士兵。西蕃三十八族首領(lǐng)趙繼忠等來歸順。二十五日,任命秦檜為樞密使。何薊、范寧之出使金朝回國,朝廷才知道徽宗及寧德皇后逝世。二十七日,高宗穿應持喪服,下詔減輕徒刑囚犯罪刑,釋放杖刑以下的囚犯。二十九日夜晚,東北方向有紅氣像火一樣。二月初一,日食。文武百官七次上表請求遵循以日易月的制度?;仗w待制、嚴州知州胡寅請求高宗服喪二年,穿著喪服從軍,從而作為教化全國的表率。高宗于是想守制完畢,但張浚接連上疏陳述說服喪不可從軍,于是下詔外朝勉強采納這個請求,宮中仍然守喪三年。初四,太平州發(fā)生火災。初五,鎮(zhèn)江府發(fā)生火災。初八,派遣王倫等人出使金國迎奉徽宗梓棺回國。岳飛朝見高宗。初九,因日食訪求直言,又因長期干早命令各州訊察囚犯罪狀。十三日,下詔:凡是被辟舉的官員犯了貪贓罪,一律連同所薦舉他的官員一起治罪。十四日,吳在河池置銀會子。十五日,下詔席益招募陜西、河東、河北士兵二千人,率領(lǐng)他們到行在擔任皇帝的息從。二十一日,降冰雹。二十四日,開始到便殿。果州守臣寧文彬等人呈進禾登九穗圖》 ,都被削奪一官,拒絕接受此圖。二十五日,任命岳飛為太尉、湖北京西宣撫使。二十七日,高宗從平江出發(fā)。

      三月初一,高宗在丹陽停留,韓世忠朝見高宗,命令韓世忠啟從,岳飛次之。初二,高宗到達鎮(zhèn)江,楊沂中朝見高宗,命令楊沂中統(tǒng)一管理鎮(zhèn)壓、巡幸事務。初三,免除高宗出行中途暫住地區(qū)以及所經(jīng)過州縣多年拖欠官府的賦稅。初五,任命吏部侍郎呂社為兵部尚書、都督府參謀軍事。初九,高宗到達建康。初十,下詔尚書省常程事從參知政事分治。十一日,減輕建康流刑罪犯以下囚犯的罪刑,免除建康府、太平宣州拖欠賦稅以及今年下戶身丁錢。岳飛請求合并淮西軍隊用來收復京瓷、陜右,高宗同意,命令岳飛統(tǒng)一指揮王德等各將軍。不久秦檜等人以為合兵值得懷疑,事情于是拖延下來。十六日,高宗親書詔諭撫恤慰勞將士。沈與求升為知樞密院事。十七日,尊宣和皇后為皇太后。十八日,把王彥的軍隊劃歸侍衛(wèi)馬軍司。呂頤浩為少保兼行宮留守。孟庚罷職。二十二日,任命劉光世為少師、萬壽觀使,把他統(tǒng)率的軍隊劃歸都督府,張浚把它分為六軍,命令呂社調(diào)遣管束。二十三日,在建康府賜給劉光世住宅。二十五日,命令虔、吉、南安軍各縣分別招募一百名士兵,責成知縣訓練教閱,用來防御盜賊。這年春天,廣西發(fā)生大饑荒,李實變?yōu)樘?。夏四月初二,在建康修筑太廟,以臨安府太廟為圣祖殿。初七,修建疏浚建康城池。十六日,岳飛請求解除官職,守乘J 下的喪制。于是棄軍離開。下詔不允許。十七日,太陽中出現(xiàn)黑子。十九日,因張浚一再陳述岳飛一心一意想合并軍隊,并上奏請求解除職務,用意是要挾高宗,于是命令兵部侍郎兼都督府參議軍事張宗元代理湖北、京西宣撫判官,其真實用意是讓他監(jiān)視岳飛軍。二十一日,張浚到太平州、淮西視察軍隊。二十九日,把信陽軍劃歸京西路。廢罷淮南提點司,東西兩路分別設(shè)置轉(zhuǎn)運兼提點刑獄、提舉茶鹽常平事。

      五月初六,下詔李綱督促捕捉虔、吉州各盜賊。十一日,命令禮官舉行祭祀,祭祀文宣王、武成王、熒惑、壽星、岳鎮(zhèn)、海、讀、農(nóng)、蠶、風、雷、雨師。十三日,任命胡安國提舉萬壽觀兼侍讀,催促趕往行在,沒有到就被罷去。二十二日,任命哪瓊為行營左護軍副都統(tǒng)制。二十三日,初次考試樞密院都督府效士。二十四日,命令侍從官推舉可以擔任知縣的人才二十名。二十五日,偽齊軍攻陷隨州。二十八日,禁止四川增印錢引。六月初一,惠恭皇后溢號改為顯恭皇后。岳飛朝見高宗。初二,命令每年辰戊月祭祀大火星,配以闊伯。初五,廢罷江、淮營田司,命令各路安撫、轉(zhuǎn)運司兼管營田事務。初六,因重修神宗實錄去取不恰當,命令史館重新加以考訂。初七,岳飛承認過錯,責怪自己,下詔免罪,并慰問撫諭岳飛。初八,命令劉倚兼都督府咨議軍事,率領(lǐng)軍隊戍守廬州。十五日,沈與求逝世。召王德率所部軍隊前往行在。派遣呂社到淮西撫諭各軍。二十六日,下詔吳、李追共同商議四川經(jīng)費,贍軍恤民。岳飛恢復職務。秋七月初八,下詔侍從官分別推舉可以擔任監(jiān)司、郡守的人才一至二名。十三日,因早災祈禱天地、宗廟、社翟。十四日,嗣攫王趙仲逝世。二十三日,因長期干早命令朝廷內(nèi)外臣僚、百姓密封上書直言朝政。二十四日,免除各路百姓多年拖欠租稅。因建康疫災流行,派醫(yī)生視察治療,貧民供給錢,埋葬病死了的人。命令清理審決積滯的案件。二十五日,下詔就在建康權(quán)正社翟之位。二十八日,下詔戶部正副長官分別出行,巡察各路,考察研究財賦利害,違背法令的要進行彈勃。二十九日,下詔各路回到家園的農(nóng)民開墾耕種田地,以及八年后開始輸納全稅。

      八月初五,任命張浚為淮西宣撫使,駐屯盯胎;楊沂中為淮西制置使,主管侍衛(wèi)馬軍司;劉倚為副使,都駐屯廬州。命哪瓊率兵前往行在。初八,麗仔瓊叛亂,殺死中軍統(tǒng)制張景等,俘獲呂社及趙康直、趙不群,率四萬軍隊投奔偽齊劉豫。十一日,高宗親筆書詔赦免廬州屯駐行營左護軍。十二日,麗仔瓊率兵到淮河,殺死呂社及趙康直,釋放趙不群,讓他回國。劉倚、吳錫到廬州,率兵追擊哪瓊,沒追上,命令張宗元前往招降他。張浚請求離職。十四日,任命趙鼎為萬壽觀使兼侍讀。二十四日,下詔:朝廷任命的官員犯貪贓罪,刑部不得擅自刺配,聽從朝廷裁斷。二十五日,賜給岳飛軍十萬絡(luò)錢。招歸正回到家園的人,耕種湖北、京西荒閑田地。

      九月初五,敬上太上皇帝溢號為圣文仁德顯孝皇帝,廟號徽宗,皇后為顯肅皇后。初八,韓世忠、張俊朝見高宗,于是命令張俊從盯胎移屯廬州。十三日,張浚罷職。十四日,命令參知政事輪日執(zhí)筆,代理三省事,再不分治常程。廢罷都督府。十五日,因臺諫接連多次上疏,張浚貶為觀文殿大學士,仍領(lǐng)宮祠。十七日,重新任命趙鼎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十九日,因廬州、壽春府百姓遭受哪瓊軍擄掠,免除一年的租稅。二十一日,在常朝殿祭祀圣祖。二十一日,祭祀太廟。二十二日,在明堂合祭天地,大赦。召劉光世前往行在。二十九日,禁止各路進獻無名稅收。任命劉倚為廬州知州兼淮西制置副使。冬十月初一,下詔依舊開經(jīng)筵。初二,命令后省官仔細審閱上書中可以采用的,分條陳述實行。初八夜晚,下命貶張浚,嶺表安置。初九,趙鼎多次請求,張浚母親年歲已高,改為永州居住。偽齊攻打泅州,守臣劉綱打退偽齊軍。十七日,命令戶部郎官薛弼、霍蠢同總領(lǐng)江西、湖、廣五路財賦。二十三日,統(tǒng)制呼延通、王權(quán)等在淮陽軍襲擊金軍,打敗金兵。二十八日,下詔:軍事官員每月朝參皇帝時,輪行在百官一名指陳時政。閏十月初五,贈給趙康直徽酞閣待制之職。初七,免除江東路一萬絡(luò)月椿錢。調(diào)發(fā)二萬石米販濟京西、湖北饑民。初八,尹筍享朝見高宗,命令尹筍享為秘書郎兼崇政殿說書。十六日,開始制作徽宗皇帝、顯肅皇后神主。二十二日,韓世忠率兵渡淮,在劉冷莊抵抗金軍,打敗金兵。二十三日,李綱罷職。二十五日,收復漢陽軍。這個月,張俊放棄盯胎,率兵退到建康。

      十一月初八,賜給吳一百五十萬絡(luò)搞軍錢。初九,任命溫州知州李光為江西安撫制置大使。十九日,金軍統(tǒng)帥撻懶、兀率軍進人汁京,俘虜偽齊皇帝劉豫,廢為蜀王。二十五日,下詔來年春天再到浙西。這個月,偽齊臨汝軍知軍崔虎率兵到岳飛軍中投降。

      十二月庚辰日,重新設(shè)置都大提舉四少11 茶馬監(jiān)牧官。初十,奉徽宗皇帝、顯肅皇后神主祭于太廟。十三日,任命解潛代理主管馬步軍司,命令韓世忠留屯楚州,屏蔽江、淮。二十二日,下詔內(nèi)外大將及侍從官,推舉武臣有智謀有才識有度量可以擔任帥守謀議官的人才。二十六日,王倫等出使金國回國,朝見高宗,報告說金國答應歸還高宗父親徽宗的梓宮及皇太后,又答應歸還河南各州。二十七日,修泅州城。三十日,又派王倫等人奉迎徽宗梓宮。這年冬,知介派遣副將馬希仲攻打熙州,鄭宗、李進攻打鞏州,沒有獲勝,鄭宗戰(zhàn)死在城下,馬希仲逃回,被吳斬首示眾。

    參考資料:
    1、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4905455568431.html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久久电影网2021|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Av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 久久w5ww成w人免费| 香蕉久久影院|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久久无码免费毛片软件| 精品免费tv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97| 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国产成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99久久777色| 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 美女写真久久影院|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久久美女网站免费|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