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記臨岐把酒杯,芳心應(yīng)得見歸來。
不從去日丁寧約,已向東風(fēng)取次開。
清燕固難停燭待,雕鞍須是著鞭催。
欄邊殘艷猶堪賞,莫使韶光過了回。
又和寄提刑太保。宋代。余靖。 常記臨岐把酒杯,芳心應(yīng)得見歸來。不從去日丁寧約,已向東風(fēng)取次開。清燕固難停燭待,雕鞍須是著鞭催。欄邊殘艷猶堪賞,莫使韶光過了回。
(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進士。累遷集賢校理,以諫罷范仲淹事被貶監(jiān)筠州酒稅。慶歷中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還任知制誥、史館修撰。再使契丹,以習(xí)契丹語被責(zé),復(fù)遭茹孝標(biāo)中傷,遂棄官返鄉(xiāng)。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經(jīng)制廣南東西路賊盜。尋又助狄青平定儂智高,留廣西處置善后事宜。加集賢院學(xué)士,徙潭、青州。嘉祐間交阯進擾,任廣西體量安撫使。后以尚書左丞知廣州。有《武溪集》。 ...
余靖。 (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進士。累遷集賢校理,以諫罷范仲淹事被貶監(jiān)筠州酒稅。慶歷中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還任知制誥、史館修撰。再使契丹,以習(xí)契丹語被責(zé),復(fù)遭茹孝標(biāo)中傷,遂棄官返鄉(xiāng)。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經(jīng)制廣南東西路賊盜。尋又助狄青平定儂智高,留廣西處置善后事宜。加集賢院學(xué)士,徙潭、青州。嘉祐間交阯進擾,任廣西體量安撫使。后以尚書左丞知廣州。有《武溪集》。
書崇慶常公殉節(jié)傳后。。秦清。 東北有偉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嘯歌抒幽覃。春噓山矗矗,秋凈水潭潭。琴能鳴其治,泉亦忘其貪。符彼循吏傳,如皈彌勒龕。蚤蔚鳳苞九,易報鹿鳴三。所難在大節(jié),而匪矢空談。牙璋入三巴,偫糧供魚蠶。天落一將星,地震五丁男。平生忠孝亮,動與意氣酣。膽固大如斗,手乃劍磨鐔。舌為犀鋒利,目為虎視耽。日暈生雌霓,妖魄褫虪甝。一死太山重,就之若飴甘。蠢爾如豕突,瞬顧已就戡。卓哉此鴻爪,千秋跡可探。承庥在翼子,明發(fā)慎毋慚。浩歌起遐矚,蜀山挺翠嵐。
瞻云街 其二。清代。胡星阿。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xì),池塘春靜燕泥多。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金剛隨機無盡頌·持經(jīng)功德分第十五。宋代。釋印肅。 小法勿貪焚,無二亦無三。唯此一事實,何用廣言談。
白須。宋代。蘇轍。 少年不辦求良藥,老病無疑生白須。下種已遲空悵望,無心猶幸省工夫。虛明對面誰知我,寵辱當(dāng)前莫問渠。自頃閉門今十載,此生畢竟得如愚。
三代門。管蔡。唐代。周曇。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圣遣行誅。
題張子正運使所藏楊德懋山居老閑圖仍次元韻四首 其四。南北朝。王寂。 張侯詩敏落黃閒,楊丈規(guī)摹逼老關(guān)。二妙通靈恐仙去,夜窗風(fēng)雨要防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