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十五里,唐朝三百年。歲寒林木在,王氏子孫傳。
門有登龍客,風生飲虎泉。丹方齊代刻,龕像魏時鐫。
居士山長對,郎君谷已遷。塔巍花繚繞,溪凈竹嬋娟。
水記空陳跡,烽臺息舊煙。陸渾平獷俗,八節穩漁船。
嗣絕傷宮傅,碑亡嘆鄭虔。石樓延客醉,天竺伴僧禪。
寓目鳴鑾地,追懷奪錦篇。白云最深處,約我詠歸田。
汝直松齋。宋代。楊杰。 伊闕十五里,唐朝三百年。歲寒林木在,王氏子孫傳。門有登龍客,風生飲虎泉。丹方齊代刻,龕像魏時鐫。居士山長對,郎君谷已遷。塔巍花繚繞,溪凈竹嬋娟。水記空陳跡,烽臺息舊煙。陸渾平獷俗,八節穩漁船。嗣絕傷宮傅,碑亡嘆鄭虔。石樓延客醉,天竺伴僧禪。寓目鳴鑾地,追懷奪錦篇。白云最深處,約我詠歸田。
無為人,字次公,自號無為子。仁宗嘉祐四年進士。神宗元豐中官太常,凡禮樂之事皆預討論。與范鎮議樂有異,多攻之。哲宗元祐中為禮部員外郎,出知潤州,除兩浙提點刑獄。卒年七十。有《無為集》、《樂記》。 ...
楊杰。 無為人,字次公,自號無為子。仁宗嘉祐四年進士。神宗元豐中官太常,凡禮樂之事皆預討論。與范鎮議樂有異,多攻之。哲宗元祐中為禮部員外郎,出知潤州,除兩浙提點刑獄。卒年七十。有《無為集》、《樂記》。
送魏叔華歸杭州得行字。宋代。陸文圭。 杜康橋下水如傾,九里罔頭路轉城。風雨小樓清夢遠,山河古道風人行。別懷漸覺傷安古,祖席何曾傲正平。珍重去逢南國友,為言白發老書樂。
送王處士游蜀。唐代。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自修姹姹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其五。元代。耶律楚材。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徑畔春泉碧,云散林梢晚照明。含笑山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遐方且喜豐年兆,萬頃青青麥浪平。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歸偶成。元代。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