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葉池塘,榕陰庭院。年時好月今宵見。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綃霧縠誰裁剪。
撲粉□綿,侵塵寶扇。遙知掩抑成凄怨。去程何許是歸程,離觴為我深深勸。
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宋代。張孝祥。 藕葉池塘,榕陰庭院。年時好月今宵見。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綃霧縠誰裁剪。撲粉□綿,侵塵寶扇。遙知掩抑成凄怨。去程何許是歸程,離觴為我深深勸。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
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連理枝。。汪東。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愛小簾、銀蒜鎮雙垂。織湘波細細。忍道歡娛易。暝色連云際。水驛山程,迢遙去國,永分連理。到此時、空對石榴花,想羅巾暗記。
搗練子·初酒醒。兩漢。佚名。 初酒醒,乍衣單。褪著裙兒側著冠。門外小橋寒食夜,月明人去杏花殘。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宋代。楊萬里。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宋代。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送趙升卿之韶幕。宋代。梅堯臣。 舟車歷盡險,風物乃還君。俎肉應多味,虞韶不復聞。林鳴異音鳥,山冒欲晴云。若吊張丞相,空祠舊近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