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三冬至,飄然瘴海中。不嫌羈寓遠,屢感歲華窮。
父老憐匏系,肴蔬盛簋饛。一歡為子壽,百福與君同。
已慣鳶飛墮,真忘馬首東。南間行自變,重譯不須通。
椰酒醍醐白,銀皮琥珀紅。傖獰醉野獠,絕倒共鄰翁。
藷芋人人送,囷庖日日豐。瘴收黎母谷,露入菊花叢。
海蜑羞蚶蛤,園奴饋韭菘。檳榔代茗飲,吉內禦霜風。
悵望懷諸阮,遙知憶小馮。客身雖嶺嶠,逸想在瀛蓬。
介階惟偕母,龐團獨侍公。故山千萬里,此意托飛鴻。
己卯冬至儋人雋具見飲既罷有懷惠許兄弟。宋代。蘇過。 寂寞三冬至,飄然瘴海中。不嫌羈寓遠,屢感歲華窮。父老憐匏系,肴蔬盛簋饛。一歡為子壽,百福與君同。已慣鳶飛墮,真忘馬首東。南間行自變,重譯不須通。椰酒醍醐白,銀皮琥珀紅。傖獰醉野獠,絕倒共鄰翁。藷芋人人送,囷庖日日豐。瘴收黎母谷,露入菊花叢。海蜑羞蚶蛤,園奴饋韭菘。檳榔代茗飲,吉內禦霜風。悵望懷諸阮,遙知憶小馮。客身雖嶺嶠,逸想在瀛蓬。介階惟偕母,龐團獨侍公。故山千萬里,此意托飛鴻。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黨,號斜川居士。蘇軾子。以蔭任右承務郎。軾帥定武、謫嶺南,唯過隨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軾卒,葬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小斜川,因以為號。歷監太原府稅,知郾城縣,晚年權通判中山府。能文,善書畫,人稱“小坡”。有《斜川集》。 ...
蘇過。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黨,號斜川居士。蘇軾子。以蔭任右承務郎。軾帥定武、謫嶺南,唯過隨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國元年,軾卒,葬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小斜川,因以為號。歷監太原府稅,知郾城縣,晚年權通判中山府。能文,善書畫,人稱“小坡”。有《斜川集》。
酬臥云。宋代。劉木。 美人隔云水,廣永幾千里。白日有沒時,相思無窮已。夜雨翳燈花,涼風折窗紙。披衣不能寐,拒待聞雞起。從來志士腸,高若雪山峙。豈不念摧折,藉此可憑恃。蔓草委地滋,孤松插天起。咸若知我深,贈言故及此。
豐湖 其三。明代。陳子升。 長堤猶憶直如弦,學士蒙恩剩賜錢。窺月似分橋廿四,徙溟誰擊水三千。清塵漠漠銀魚影,碧草深深石馬煙。已覺春風懸荔顆,攀枝全借燭龍然。
送周仲鳴使歸二首次夏嚴州韻 其一。。張羽(鳳舉)。 猶是行春隊里仙,聞名未勝見時賢。交從暇日酬知己,飲托雄文紀盛筵。出郭圖書留近驛,隔江燈火候歸船。送君便重思前度,不道長安遠日邊。
揭陽林虞笙孝廉。清代。丘逢甲。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見異香諸山喜而有作。明代。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譬山行見湖,昏昏秪浩瀚。何如行湖中,坐見山秀爛。仆尚請決筮,得《需》利在彖。毅然促飛櫓,猛進不復懦。探穴有虎子,履險獲奇觀。出浦即會勝,列障擁一岸。遙思攬吳香,妄意覓仙幔。群聳西若監,巨浸東罔畔。天謂湖太淫,設此似按攤。云濤日沖撞,石趾力抵捍。輸贏各無能,兩壘對楚漢。我行鋒鏑間,便以老命判。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始有舟楫虞,盡被山破散。山亦有情狀,要我綺語贊。氣聚勢則附,形散脈復貫。遠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換。雖靜有動機,萬態紛變亂。虬龍徐蜿蜒,獅猊悍奔竄。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正展芙蓉屏,橫亙蒼玉案。晴縠縐日光,莫熨錦繡段。金庭與玉柱,遠弄波影燦。歷眼四十程,續續青不斷。平生詫傳聞,信美非謾讕。修辭聊梗槩,歸憶庶可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