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祖昔為郎,出乘使者轓。德星照東蜀,遺愛及后昆。
登車問民瘼,手拊創(chuàng)痍痕。遂使吾蜀人,不知獄吏尊。
迢迢六十年,乃復(fù)見曾孫。曾孫早讀書,待詔金馬門。
一選文昌省,骎骎西掖垣。凜然七尺軀,云夢不足吞。
乃居嚴(yán)徐間,鍤齒吐吻唇。青云豈不愿,局促畏短轅。
收拾五車書,歸掃西山墳。平生有家學(xué),舍魚取熊蹯。
況茲甘棠俗,尚懷挾纊恩。上以慰慈母,一笑請平反。
下以慰父老,俯不怍九原。更酌老翁水,我為歃此言。
送在庭侄頷漕歸蜀。宋代。蘇過。 伯祖昔為郎,出乘使者轓。德星照東蜀,遺愛及后昆。登車問民瘼,手拊創(chuàng)痍痕。遂使吾蜀人,不知獄吏尊。迢迢六十年,乃復(fù)見曾孫。曾孫早讀書,待詔金馬門。一選文昌省,骎骎西掖垣。凜然七尺軀,云夢不足吞。乃居嚴(yán)徐間,鍤齒吐吻唇。青云豈不愿,局促畏短轅。收拾五車書,歸掃西山墳。平生有家學(xué),舍魚取熊蹯。況茲甘棠俗,尚懷挾纊恩。上以慰慈母,一笑請平反。下以慰父老,俯不怍九原。更酌老翁水,我為歃此言。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黨,號斜川居士。蘇軾子。以蔭任右承務(wù)郎。軾帥定武、謫嶺南,唯過隨行奉侍?;兆诮ㄖ芯竾?,軾卒,葬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小斜川,因以為號。歷監(jiān)太原府稅,知郾城縣,晚年權(quán)通判中山府。能文,善書畫,人稱“小坡”。有《斜川集》。 ...
蘇過。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黨,號斜川居士。蘇軾子。以蔭任右承務(wù)郎。軾帥定武、謫嶺南,唯過隨行奉侍?;兆诮ㄖ芯竾?,軾卒,葬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小斜川,因以為號。歷監(jiān)太原府稅,知郾城縣,晚年權(quán)通判中山府。能文,善書畫,人稱“小坡”。有《斜川集》。
赴昆山悼顧武祥。明代。皇甫汸。 東山辭滿日,北郭送歸年。駐馬旌方舉,鳴笳座已遷。傷心宿草地,灑涕菊花天。賴有徐卿子,寧云似舅賢。
雨水過后作。。熊東遨。 昨夜馀寒?dāng)?,春開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板橋村。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
諸路發(fā)解勸駕。宋代。吳潛。 東郡衣冠盛,南宮榜帖新。諸科唐取士,數(shù)路漢得人。鳴鹿殷勤意,攀龍變化身。若為明主獻(xiàn),忠讜要披陳。
宮詞一百首。宋代。岳珂。 金城十仞據(jù)陽池,三鎮(zhèn)高扃死不隨。自是天恩浹肌髓,不關(guān)左衽限戎夷。
八寶妝。清代。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當(dāng)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fēng)悴,韶華虛哄。須為儷燕逑鶯,鬧紅劫苦,玉天行復(fù)驂鳳?;谌缭S、窄衫小鬢,竟遲誤、珍珠恩寵。漫魂望、家山一慟。斷蕪千里斜陽送。嘆阿母將歸,誰攜麥飯清明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