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蒼大峨山,高標致青天。
西江走其下,東井躔其顛。
積此二儀氣,鍾為萬古賢。
粵從揚馬來,作者接項肩。
我家高陽氏,遂古已嬋嫣。
爰及開府公,世德乃昭宣。
挺生六男子,如鰲海上連。
逢時供世用,報國或軀捐。
二季遇明主,皇極佐后先。
英芬播家國,余輝照山川。
咨予食舊德,一線千鈞懸。
結發日礱砥,植節圖貞堅。
龍飛四十春,先皇始招延。
絳侯正驕主,答策聊相鐫。
無心得天下,人力何有焉。
有司矜其愚,置之龜列前。
先人既死城,□遭禍逾挺。
挈身歸君父,叨沐登史筵。
是時嘉熙末,大臣私自便。
抗疏警其偷,側目尤讒言。
未幾孽嵩來,當國恣且專。
白發竝相議,一斥逾三年。
祁公俄入相,招我赤城邊。
公尋薨于位,游老司陶甄。
蓄縮多畏忌,百壬鬧煎煎。
汲黯又妄發,群厖益呀喧。
臥空百余日,遂棹嚴灘船。
偶乘浙東傳,入手埋輪權。
南床有婦翁,出柙流饞涎。
劾章格不下,使者反歸田。
流落經七載,那復凌翔鵷。
淳佑更化瑟,弓旌羅八纏。
例叨赤車使,收召湘江壖。
南宮甫逾月,遂玷蓬萊仙。
仍侍玉皇案,兼操金匱篇。
主恩海岳比,每欲輸塵涓。
謝吳對持鉉,國勢如舟偏。
薰蕕共一器,兩黨操戈鋋。
予與趙徐輩,放逐紛聯翩。
吳公亦去相,國事堪潸然。
荏苒兵難作,擾攘紛戈鋋。
吳公再秉鈞,首議賈生篇。
諸梁尚當路,公愿竟以愆。
亡何事大異,萊國冤南遷。
國忠亂天經,黨禍何連延。
傷哉淳佑士,蕭艾化蘭荃。
腰金空照地,噤如秋后蟬。
嗟我亦何我,趙璧乃獨全。
掛舌坐林間,嫠憂耿無眠。
一旦彗星出,應詔言數千。
歷數蔡京罪,請收賈充權。
書遏不得上,龍髯已飛天。
尚有聞戒集,祠之未敢傳。
其間朝陽吟,好事達湖弦。
幾欲齒奸鈇,終膚隕深淵。
偃蹇逾十僨,冰山尚頑堅。
不學李拾遺,盡付酒家錢。
不學杜拾遺,窮愁詩自傳。
圣涯浩無際,前路渺以綿。
且復系寸景,終予犀革編。
自敘六十韻。宋代。高斯得。 蒼蒼大峨山,高標致青天。西江走其下,東井躔其顛。積此二儀氣,鍾為萬古賢。粵從揚馬來,作者接項肩。我家高陽氏,遂古已嬋嫣。爰及開府公,世德乃昭宣。挺生六男子,如鰲海上連。逢時供世用,報國或軀捐。二季遇明主,皇極佐后先。英芬播家國,余輝照山川。咨予食舊德,一線千鈞懸。結發日礱砥,植節圖貞堅。龍飛四十春,先皇始招延。絳侯正驕主,答策聊相鐫。無心得天下,人力何有焉。有司矜其愚,置之龜列前。先人既死城,□遭禍逾挺。挈身歸君父,叨沐登史筵。是時嘉熙末,大臣私自便。抗疏警其偷,側目尤讒言。未幾孽嵩來,當國恣且專。白發竝相議,一斥逾三年。祁公俄入相,招我赤城邊。公尋薨于位,游老司陶甄。蓄縮多畏忌,百壬鬧煎煎。汲黯又妄發,群厖益呀喧。臥空百余日,遂棹嚴灘船。偶乘浙東傳,入手埋輪權。南床有婦翁,出柙流饞涎。劾章格不下,使者反歸田。流落經七載,那復凌翔鵷。淳佑更化瑟,弓旌羅八纏。例叨赤車使,收召湘江壖。南宮甫逾月,遂玷蓬萊仙。仍侍玉皇案,兼操金匱篇。主恩海岳比,每欲輸塵涓。謝吳對持鉉,國勢如舟偏。薰蕕共一器,兩黨操戈鋋。予與趙徐輩,放逐紛聯翩。吳公亦去相,國事堪潸然。荏苒兵難作,擾攘紛戈鋋。吳公再秉鈞,首議賈生篇。諸梁尚當路,公愿竟以愆。亡何事大異,萊國冤南遷。國忠亂天經,黨禍何連延。傷哉淳佑士,蕭艾化蘭荃。腰金空照地,噤如秋后蟬。嗟我亦何我,趙璧乃獨全。掛舌坐林間,嫠憂耿無眠。一旦彗星出,應詔言數千。歷數蔡京罪,請收賈充權。書遏不得上,龍髯已飛天。尚有聞戒集,祠之未敢傳。其間朝陽吟,好事達湖弦。幾欲齒奸鈇,終膚隕深淵。偃蹇逾十僨,冰山尚頑堅。不學李拾遺,盡付酒家錢。不學杜拾遺,窮愁詩自傳。圣涯浩無際,前路渺以綿。且復系寸景,終予犀革編。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紹定二年進士。李心傳修四朝史,辟為史館校閱,分修光、寧二帝紀。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為外官。淳祐六年復以論史嵩之事被排出外。歷福建路計度轉運副使,為宰相丁大全之黨誣劾,奪職降官,大全罷,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參知政事,為宰相留夢炎乘間罷去。有《詩膚說》、《恥堂文集》等。 ...
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紹定二年進士。李心傳修四朝史,辟為史館校閱,分修光、寧二帝紀。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為外官。淳祐六年復以論史嵩之事被排出外。歷福建路計度轉運副使,為宰相丁大全之黨誣劾,奪職降官,大全罷,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參知政事,為宰相留夢炎乘間罷去。有《詩膚說》、《恥堂文集》等。
軟腳筵開樂句和,濯龍吐鳳客駢羅。雖無法部仙音曲,也勝陰山《敕勒歌》。
絲竹凝風腰鼓急,釭花蕩影舞衫多。老夫苦憶平生事,腸斷西游趙李過。
夏日宴新樂小侯于燕譽堂林若撫徐永存陳開仲諸詞人并集 其二。清代。錢謙益。 軟腳筵開樂句和,濯龍吐鳳客駢羅。雖無法部仙音曲,也勝陰山《敕勒歌》。絲竹凝風腰鼓急,釭花蕩影舞衫多。老夫苦憶平生事,腸斷西游趙李過。
畫梅為章次公成之題四首 其一。。曹家達。 鶴唳四山應,花開月有棱。朔風殘臘鼓,微雪上元燈。沙磧晨逾靜,煙光夜不凝。待招仙子下,遠在最高層。
讀公羊傳四首 其四。宋代。張方平。 親親自禰率,恩禮有等節。雖云王父命,天性何斯絕。奈何彼衛輒,父子相傾奪。此而義可與,人倫固隳滅。
生辰謝邵廣文惠惠仁者壽賦。宋代。張栻。 左弧念當辰,藐此臥歲晚。重云不予蔭,敢望滋九畹。南鄰有良朋,繁質快瓴建。進道方骎骎,吐辭看袞袞。妙語極吹噓,至理屬關鍵。嗟予澹泊好,學植自穮蔉。豈能益涓埃,感子意繾綣。昭然隱微中,當念仁豈遠。起知妙乾體,實理踐坤簡。大易乃在我,亙古當一本。期君得真傳,永以息邪遁。
憶王孫 其二 游西施山。清代。毛奇齡。 西施歌館舊城東。畫棟朱欄映碧空。花絮陰陰趁晚風。翠重重。石上胭脂墮雨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