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聞直諒今有幾,李叟肫然古君子。蹤跡各在天一方,文字不隔心千里。
我方登壇拜龍象,君乃緣溪顧鳣鮪。亂離再見驚老丑,險韻相貽斗詼詭。
時危佳人有作賊,命短詩朋半為鬼。多君守道宗淵騫,扶病忍饑嚼宮徵。
嗟余食粟晚知慚,未完補讀賢乎己。閉門飽聽妻孥罵,枉尺懼為魑魅喜。
即今義熙何甲子,坐見淮海呼庚癸。江樓得酒肺肝熱,更乞雷音蘇凍耳。
贈李審言。宋代。王存。 多聞直諒今有幾,李叟肫然古君子。蹤跡各在天一方,文字不隔心千里。我方登壇拜龍象,君乃緣溪顧鳣鮪。亂離再見驚老丑,險韻相貽斗詼詭。時危佳人有作賊,命短詩朋半為鬼。多君守道宗淵騫,扶病忍饑嚼宮徵。嗟余食粟晚知慚,未完補讀賢乎己。閉門飽聽妻孥罵,枉尺懼為魑魅喜。即今義熙何甲子,坐見淮海呼庚癸。江樓得酒肺肝熱,更乞雷音蘇凍耳。
(1023—1101)宋潤州丹陽人,字正仲。仁宗慶歷六年進士。修潔自重,為歐陽修、呂公著、趙概所知。英宗朝,歷太常禮院。素與王安石交厚,神宗熙寧中安石執政,論事不合,即不來往。元豐初除國史編修官、修起居注,累遷知開封府。哲宗朝,歷尚書右、左丞,吏部尚書。時朋黨論熾,存進言恐濫及善人,忤任事者,出知杭州。以右正議大夫致仕。參與編著《元豐九域志》。 ...
王存。 (1023—1101)宋潤州丹陽人,字正仲。仁宗慶歷六年進士。修潔自重,為歐陽修、呂公著、趙概所知。英宗朝,歷太常禮院。素與王安石交厚,神宗熙寧中安石執政,論事不合,即不來往。元豐初除國史編修官、修起居注,累遷知開封府。哲宗朝,歷尚書右、左丞,吏部尚書。時朋黨論熾,存進言恐濫及善人,忤任事者,出知杭州。以右正議大夫致仕。參與編著《元豐九域志》。
賦得蛟龍得云雨。宋代。劉才邵。 賢能攄逸志,振跡比蛟龍。云雨時方得,煙霄路自逢。濯鱗沾帝澤,擁足脫塵蹤。物外將輕矯,池中豈解容。依乘應有待,際會合相從。寄語懷才者,明時好奮庸。
頌古二十四首。宋代。釋勝。 有喝端如探竿草,無師血脈通紅線。當陽不識李將軍,徒學穿楊一枝箭。
安穩驛次孫憲副過九盤山韻 其二。。江源。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里目,思鄉欲斷九回腸。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過曹鈞隱居。唐代。錢起。 荃蕙有奇性,馨香道為人。不居眾芳下,寧老空林春。之子秉高節,攻文還守真。素書寸陰盡,流水怨情新。濟濟振纓客,煙霄各致身。誰當舉玄晏,不使作良臣。
答真陽周紹稷。明代。皇甫汸。 滇徼辭官老更休,河陽試宰仕初優。春前剖鯉傳書至,天上乘鳧佇舄游。想見儀容勞北海,猶聞涕淚灑西州。茂陵遺草君收取,他日應逢使者求。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唐代。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