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蛙魚鄉,耳熟賢令尹。連城近芳躅,短轅接高軫。
觥觥慈惠師,拔薤健秋隼。東施苦描畫,寸銳來尺窘。
香江酒樓上,華星俯欄楯。石塘明月圓,海氣天風引。
通辭喜揩眼,陳力知絕臏。彼都為合傳,汗滴謝不敏。
清言互蠻語,促坐恣嘲辴。瓶空夜潮急,扶醉去可哂。
官符王路隔,軍笳楚歌緊。歸客賦鸚鵡,流入雜螻蚓。
茍活焉用文,半黠祇自閔。立槁亦素心,女媭詈安忍。
薄游背雁飛,新涼惜荷盡。長安彈棋局,青紅幻蛟蜃。
登堂話疇曩,槿籬繞石筍。相看各鬑鬑,豈謂俱泯泯。
君其奮羽翰,我惟鉥肝腎。夢中荔枝灣,花田共畦畛。
贈覃孝方二十韻。宋代。王存。 十年蛙魚鄉,耳熟賢令尹。連城近芳躅,短轅接高軫。觥觥慈惠師,拔薤健秋隼。東施苦描畫,寸銳來尺窘。香江酒樓上,華星俯欄楯。石塘明月圓,海氣天風引。通辭喜揩眼,陳力知絕臏。彼都為合傳,汗滴謝不敏。清言互蠻語,促坐恣嘲辴。瓶空夜潮急,扶醉去可哂。官符王路隔,軍笳楚歌緊。歸客賦鸚鵡,流入雜螻蚓。茍活焉用文,半黠祇自閔。立槁亦素心,女媭詈安忍。薄游背雁飛,新涼惜荷盡。長安彈棋局,青紅幻蛟蜃。登堂話疇曩,槿籬繞石筍。相看各鬑鬑,豈謂俱泯泯。君其奮羽翰,我惟鉥肝腎。夢中荔枝灣,花田共畦畛。
(1023—1101)宋潤州丹陽人,字正仲。仁宗慶歷六年進士。修潔自重,為歐陽修、呂公著、趙概所知。英宗朝,歷太常禮院。素與王安石交厚,神宗熙寧中安石執政,論事不合,即不來往。元豐初除國史編修官、修起居注,累遷知開封府。哲宗朝,歷尚書右、左丞,吏部尚書。時朋黨論熾,存進言恐濫及善人,忤任事者,出知杭州。以右正議大夫致仕。參與編著《元豐九域志》。 ...
王存。 (1023—1101)宋潤州丹陽人,字正仲。仁宗慶歷六年進士。修潔自重,為歐陽修、呂公著、趙概所知。英宗朝,歷太常禮院。素與王安石交厚,神宗熙寧中安石執政,論事不合,即不來往。元豐初除國史編修官、修起居注,累遷知開封府。哲宗朝,歷尚書右、左丞,吏部尚書。時朋黨論熾,存進言恐濫及善人,忤任事者,出知杭州。以右正議大夫致仕。參與編著《元豐九域志》。
宿峽口。明代。釋今無。 今夜又依高峽宿,一年心眼且新鮮。風聲入樹猿應語,鶴影橫江人未眠。怪石看多追太古,微波寒漸起虛煙。吾生亦是無涯者,老去憑誰負此肩。
壽上人南游。宋代。宋祁。 拂曉镮鳴月,迎寒毳擁霞。眾香摩詰飯,五葉祖師花。托宿林枝俯,分風夕影斜。前期逢晤賞,持對碧云誇。
曉發。唐代。唐求。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小游仙七首 其七。宋代。周密。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頭樓觀五云間。人間方士多無賴,故把釵鈿戲阿環。
次韻蘇公西湖徙魚三首。宋代。陳師道。 窮秋積雨不破塊,霜落西湖露沙背。大魚泥蟠小魚樂,高丘覆杯水如帶。魚窮不作搖尾憐,公寧忍口不忍鱠。修鱗失水玉參差,晚日搖光金破碎。咫尺波濤有生死,安知平陸無灘瀨。此身寧供刀幾用,著意更須風雨外。是間相忘不為小,濠上之意誰得會。枯魚雖泣悔可及,莫待西江與東海。
九日餞友人出郭紀游次韻 其一。明代。黃廷用。 天地清秋人易老,今年今日不重回。斜陽歸客雙旌迥,隔岸漁家小艇來。入饌即甘魚鲙細,傳觴遙指菊花開。臨流未許酬佳節,更上龍山百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