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叟戲作齊物論,彭夭殤壽滋疑問。由來有質難久存,修短疇能分尺寸。
世俗紛紛重引年,壽母先傳魯頌篇。舞綵介眉爭繼起,駐顏孰是大羅仙。
吾謂陰陽同一理,山丘華屋難異視。事亡如存孝子心,豈必古來真無死。
張君五云今達者,手捧桃觴稱慶下。祝哽祝噎似生前,一曲南陔春無價。
憶昔封翁棄養時,簉室霜寒鬢未絲。畫荻自傳義方教,文苑循吏有初基。
自古艷傳三不朽,沒世無稱圣所丑。死而猶有不死存,便是人間最上壽。
君不見孟母三遷子學成,千秋廟享尚馀榮。恒河沙數巾幗在,身后誰復識姓名。
題張母陳太恭人八十一冥壽。清代。鄭國藩。 莊叟戲作齊物論,彭夭殤壽滋疑問。由來有質難久存,修短疇能分尺寸。世俗紛紛重引年,壽母先傳魯頌篇。舞綵介眉爭繼起,駐顏孰是大羅仙。吾謂陰陽同一理,山丘華屋難異視。事亡如存孝子心,豈必古來真無死。張君五云今達者,手捧桃觴稱慶下。祝哽祝噎似生前,一曲南陔春無價。憶昔封翁棄養時,簉室霜寒鬢未絲。畫荻自傳義方教,文苑循吏有初基。自古艷傳三不朽,沒世無稱圣所丑。死而猶有不死存,便是人間最上壽。君不見孟母三遷子學成,千秋廟享尚馀榮。恒河沙數巾幗在,身后誰復識姓名。
鄭國藩(一八五七—一九三七),字曉屏,號似園老人。潮州人。清光緒年間拔貢。曾執教于汕頭嶺東同文學堂、潮州金山書院,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廣東省立金山中學代理校長。有《似園文存》三冊。鄭國藩詩,以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學生楊世澤、蔡丹銘所輯《似園文存》中《似園老人佚存詩稿匯鈔》為底本。 ...
鄭國藩。 鄭國藩(一八五七—一九三七),字曉屏,號似園老人。潮州人。清光緒年間拔貢。曾執教于汕頭嶺東同文學堂、潮州金山書院,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廣東省立金山中學代理校長。有《似園文存》三冊。鄭國藩詩,以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學生楊世澤、蔡丹銘所輯《似園文存》中《似園老人佚存詩稿匯鈔》為底本。
沈侍郎七十詩。明代。羅玘。 陽羨城邊水,征西廟后山。氣應作云雨,公獨住中間。昔道九州隘,今隨一鶴閒。且當熙皞日,春酒駐酡顏。
旱雷。宋代。文同。 夏旱亦已久,眾懼非常災。茫茫大田中,赤風起炎埃。密云徒滿空,甘澤竟不來。但聞南山下,日日喧怒雷。
門前有垂楊。明代。沈周。 門前有垂楊,枝葉何靡靡。飄花欲及地,忽復因風起。搖蕩少婦心,天涯念游子。愁多肌肉消,不敢臨流水。
題無錫楊氏壺中九老圖為蔭北少樞作。清代。夏孫桐。 竹林花萼盡英耆,入洛行窩又一時。各有聲名傳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老人南極占星聚,雅集西園入畫宜。鄉望家禎成國故,從來此會獨標奇。
重九再謁靖節祠。清代。王家樞。 疊嶂南環水繞東,危亭兀立草蒙叢。茱萸未插登臨后,籬菊何存感慨中。從古只聞強項貴,而今偏解折腰工。先生五斗非能浼,氣運難回典午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