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謂盛年,只及二十九。而我及此年,壯懷亦何有。
秋色倏已闌,歲月空奔走。九日暫歸來,田園得相守。
未歸幾復行,役中懷如酒。黃口顧小兒,高年念大母。
低徊不忍辭,負米又恐后。小兒不知別,嬉戲折垂柳。
落日帶鄉樹,麥苗逗隴畝。門外即天涯,愴然心語口。
感懷。清代。周馨桂。 古人謂盛年,只及二十九。而我及此年,壯懷亦何有。秋色倏已闌,歲月空奔走。九日暫歸來,田園得相守。未歸幾復行,役中懷如酒。黃口顧小兒,高年念大母。低徊不忍辭,負米又恐后。小兒不知別,嬉戲折垂柳。落日帶鄉樹,麥苗逗隴畝。門外即天涯,愴然心語口。
字小山,諸生。顧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經學,詩學三唐,擅書藝,工詩詞。著有養齋詩文集五卷。邑志傳儒林。 ...
周馨桂。 字小山,諸生。顧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經學,詩學三唐,擅書藝,工詩詞。著有養齋詩文集五卷。邑志傳儒林。
送何龍友太史還朝。明代。黃圣年。 河陽車騎散重陰,羽獵聲華在上林。望闕幾年滄海使,出關今見白云心。梅花江國行頻見,春色龍池到已深。攬袂莫須三疊曲,垂裳方御五弦琴。
贈傳燈 其二。宋代。林干。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云深。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送李知章下第歸河北。宋代。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題山水圖。明代。蘇葵。 山外青山云外云,綠蕪芳草杖藜痕。人間此景不易得,春風絕似桃花源。
早春游沔陽舟發漢上口占。清代。張問陶。 客里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欲死悲囊粟,無才負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