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盆花露水,休錯認西子浣紗圖。怎公主雙鸞,已諧蕭史,使君五馬,猶戀羅敷。
西風里,黃花通體瘦,紅豆兩情孤。玉鏡臺中,私書可在,春波橋上,倩影誰扶。
長真稱弟子,香一瓣,蕙煙雙裊薰爐。錦瑟解人何處,曠代應無。
七二鴛鴦,空期再世,十三鶯燕,猶說西湖。剩付徐郎供養,親薦薇壺。
風流子。清代。樊增祥。 玉盆花露水,休錯認西子浣紗圖。怎公主雙鸞,已諧蕭史,使君五馬,猶戀羅敷。西風里,黃花通體瘦,紅豆兩情孤。玉鏡臺中,私書可在,春波橋上,倩影誰扶。長真稱弟子,香一瓣,蕙煙雙裊薰爐。錦瑟解人何處,曠代應無。七二鴛鴦,空期再世,十三鶯燕,猶說西湖。剩付徐郎供養,親薦薇壺。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徐惟得沖漠齋又題八絕 其二 白云洞。明代。胡應麟。 石洞蒼茫閉水簾,碧窗云冷玉龍潛。不妨行雨邀巫峽,猶記為霖出傅巖。
鮑融州病足叩謁適遇孝若示融州菊詩和篇次韻。宋代。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久待一州當斂惠,終煩諸野要營求。我今不啻便應足,獨恨於君百未酬。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宋代。張栻。 子行日以遠,我思日以長。政或少閒暇,書來不可忘。
宋宗廟登歌八首 其七 高祖武皇帝歌。兩漢。佚名。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撫運桓擾。功并敷土,道均汝墳。止戈曰武,經緯稱文。鳥龍失紀,云火代名。受終改物,作我宋京。至道惟王,大業有劭。降德兆民,升歌清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