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芳叢。好春藍尾,依然昨夜東風。甚過卯不教溫酒,經旬忘了梳頭,雨中病中。
韶華百五猶濃。藥帶密圍金縷,榴巾暗蹙香紅。問幾許、春愁便如春水,綠窗紗換,素箏塵掩,可禁小滿余寒似剪,初三斜月如弓。
粉墻東。流鶯比人更慵。
八六子 其一 病起視小園花藥,漫成此解。清代。樊增祥。 繞芳叢。好春藍尾,依然昨夜東風。甚過卯不教溫酒,經旬忘了梳頭,雨中病中。韶華百五猶濃。藥帶密圍金縷,榴巾暗蹙香紅。問幾許、春愁便如春水,綠窗紗換,素箏塵掩,可禁小滿余寒似剪,初三斜月如弓。粉墻東。流鶯比人更慵。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員、文學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避居滬上。袁世凱執政時,官參政院參政。曾師事張之洞、李慈銘,為同光派的重要詩人,詩作艷俗,有“樊美人”之稱,又擅駢文,死后遺詩三萬余首,并著有上百萬言的駢文,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產詩人。著有《樊山全集》。
劉曜卿畫折花宮女。元代。張昱。 柳風草露欲沾衣,又是宮中上直時。好把桃花都折盡,免教吹作落紅飛。
題古中盤五松圖。清代。蔡新。 昔聞畢宏韋偃畫古松,振筆長風浩呼哅。如何此卷僅矮幅,而多夭矯騰踔之蟠龍。鱗爪攫拿勢莫至,濤聲在耳云蕩胸。倬哉萬松老居士,筆端具有造化工。此圖何處得畫本,傳自古云盤谷之中峰。侍從宸游多燕暇,相對勝友此扶筇。濡毫拂素標異狀,貌得盤山古干真形容。最憐后彫質,沐日浴月幾春冬。太平之世豈獨民仁壽,草木亦含雨露濃。君不見,泰山上有五大夫,風煙剝落摧秦封。如此蒼髯礌磈突兀自千古,得非福地神秀鐘。松兮松兮,安得布襪青鞋盤桓于爾側,彷佛乎桂殳木客之高蹤。
次畢叔文見貽二首。宋代。趙蕃。 寂寞吾知貴,紛華世所榮。常評敗素紫,孰愈濁纓清。爵祿心無食,山林志有盟。幽居自空谷,哲婦乃傾城。
孫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詩因次韻并寄允迪以。。郭印。 草木藏春柳報先,誰將蒼馭快如鞭。夜中一雨知無價,陌上三農慶有年。玉糝寒林梅委地,浪翻平野麥連天。陰陽燮理非吾事,新歲調和豈偶然。
寄塵異但侍元。明代。釋函是。 買斷青山長白云,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里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