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故里。悵倦鶴歸來,暮天無侶。乍覓巢痕夢,飄搖又委風雨。
為旅情味苦。思園鶯能訴。謝送我、夜半潮生,一棹歸去。
回顧。嶺云望遠,草綠清明墦祭路。漫虛擬、支茅傍冢,墟煙凝窗戶。
松楸撫遍,亂撩起、絮泥閒緒。但注目,似蝶錢灰倦舞。
芳草渡 依清真四聲和伯越還鄉(xiāng)之作。清代。楊玉銜。 息故里。悵倦鶴歸來,暮天無侶。乍覓巢痕夢,飄搖又委風雨。為旅情味苦。思園鶯能訴。謝送我、夜半潮生,一棹歸去。回顧。嶺云望遠,草綠清明墦祭路。漫虛擬、支茅傍冢,墟煙凝窗戶。松楸撫遍,亂撩起、絮泥閒緒。但注目,似蝶錢灰倦舞。
1869-1943,字懿生,號鐵夫、季良、鸞坡,以號行,廣東香山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舉人,三十年(1904)考取內閣中書。官廣西知府。民國間曾任無錫國專詞學教授及香港廣州大學、國民大學教授。曾從朱祖謀學夢窗,后即以箋釋吳文英的《夢窗詞》揚名詞壇。著有《抱香室詞鈔》、《夢窗詞箋》等。晚年蟄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娛。 ...
楊玉銜。 1869-1943,字懿生,號鐵夫、季良、鸞坡,以號行,廣東香山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舉人,三十年(1904)考取內閣中書。官廣西知府。民國間曾任無錫國專詞學教授及香港廣州大學、國民大學教授。曾從朱祖謀學夢窗,后即以箋釋吳文英的《夢窗詞》揚名詞壇。著有《抱香室詞鈔》、《夢窗詞箋》等。晚年蟄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娛。
送劉侍御歸臺 其三。明代。李攀龍。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后惠文冠。彈章氣借山河壯,執(zhí)法秋臨節(jié)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游偏奉六龍歡。
將過大乘薄晚不能到既見祖燈以寄一笑。宋代。李之儀。 踏盡田塍轉盡山,芥塘猶在夕陽間。主人縮地元多術,何事今朝特見慳。
自壽。兩漢。劉雄。 眼前道路豈徘徊,猛志中年半作灰。拋卷不妨高枕臥,看山時覺好懷開。夢如過翼乘風去,春有行蹤踐約來。小住塵寰且為樂,蓬萊雖遠自當回。
無題。清代。徐仲山。 絲竹何妨托素心,高山流水寄知音。橋因通過方題柱,花為親探便入林。文字有靈能赤綠,詩書無劫可浮沉。春風解釋虞翻恨,始信名山醞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