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國呼鶯,木天棲鳳,風(fēng)流跌宕如許。煙嶠千重,星軺萬里,小憩瘴云深處。
聞道璇閨,吟鸞有伴,分得筆端眉嫵。怪添香、少個清娛,多恐回文寄與。
鎮(zhèn)此際、塞管秋聲,宮袍春色,回首東華塵土。網(wǎng)罷珊霞,歸依珂月,留作黑頭公輔。
誰憐破帽,天涯才退,江淹別懷凄苦。待相逢、燕市酒邊,剪燭話黔山雨。
選冠子 贈韋伯謙學(xué)使。清代。易順鼎。 花國呼鶯,木天棲鳳,風(fēng)流跌宕如許。煙嶠千重,星軺萬里,小憩瘴云深處。聞道璇閨,吟鸞有伴,分得筆端眉嫵。怪添香、少個清娛,多恐回文寄與。鎮(zhèn)此際、塞管秋聲,宮袍春色,回首東華塵土。網(wǎng)罷珊霞,歸依珂月,留作黑頭公輔。誰憐破帽,天涯才退,江淹別懷凄苦。待相逢、燕市酒邊,剪燭話黔山雨。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shí)甫、實(shí)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zhàn)。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zhuǎn)運(yùn),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shí)甫、實(shí)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jīng)史講席。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zhàn)。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zhuǎn)運(yùn),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偈頌七十二首。宋代。釋祖欽。 洪蒙未判絕疏親,畢竟難將事理分。夜半正明還不露,金剛腦后鐵昆侖。
偈。宋代。釋仲易。 一二三四五,升堂擊法鼓。蔟蔟齊上來,一一面相睹。秋色滿虛庭,秋風(fēng)動寰宇。更問祖師禪,雪峰到投子。
題蘭花二首 其二。元代。龔璛。 孤竹皆殷墨,兩龔真楚清。試憑蘭與蕙,難弟復(fù)難兄。
有人示山水畫卷以為元暉作求詩。宋代。戴表元。 硯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斕斑今亦無。一塢亂云濃似漆,春風(fēng)吹夢過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