鷗社清緣,鸚林凈業,依然舊影張三。恨繭重重,詞仙身世如蠶。
柔宵冷暖無人問,擁猩衾獨自偏諳。悄隨他、萬里游絲,飏到宣南。
落花風里儂先瘦,只聽鸝欲醉,對燕疑談。細雨吹紅,小桃可是能堪。
春愁似海連天綠,鎮邀君打槳同探。驀驚心、人在高樓,瘴碧遮嵐。
高陽臺 其二 原韻柬紫帆。清代。易順鼎。 鷗社清緣,鸚林凈業,依然舊影張三。恨繭重重,詞仙身世如蠶。柔宵冷暖無人問,擁猩衾獨自偏諳。悄隨他、萬里游絲,飏到宣南。落花風里儂先瘦,只聽鸝欲醉,對燕疑談。細雨吹紅,小桃可是能堪。春愁似海連天綠,鎮邀君打槳同探。驀驚心、人在高樓,瘴碧遮嵐。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
易順鼎。 易順鼎(1858~1920)清末官員、詩人,寒廬七子之一。字實甫、實父、中碩,號懺綺齋、眉伽,晚號哭庵、一廣居士等,龍陽(今湖南漢壽)人,易佩紳之子。光緒元年舉人。曾被張之洞聘主兩湖書院經史講席。馬關條約簽訂后,上書請罷和義。曾兩去臺灣,幫助劉永福抗戰。庚子事變時,督江楚轉運,此后在廣西。云南、廣東等地任道臺。辛亥革命后去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凱稱帝后,任印鑄局長。帝制失敗后,縱情于歌樓妓館。工詩,講究屬對工巧,用意新穎,與樊增祥并稱“樊易”,著有《琴志樓編年詩集》等。
登廬山天池寺。明代。尹臺。 匡廬秀出九江水,攬結天池翠幾重。萬壑云開青錦繡,千峰日照紫芙蓉。危林裊霧晴兼合,飛瀑垂虹斷忽逢。北望長安忻在目,朝氛莫遣蔽高舂。
送傅守歸。宋代。劉宰。 仕至二千石,富貴有足樂。官為諫大夫,亦足究所學。蘭階擢珠樹,金閏聊棣萼。何妨赤松游,不負黃石約。
初至京與元美明卿子與分韻 其二。明代。李攀龍。 北風吹折九河冰,五馬如龍度李膺。把袂中原來氣色,開樽碣石倚憑陵。明堂大集周方岳,列郡深慚漢股肱。詞賦祗今吾黨在,將因顧眄一先登。
揭陽林虞笙孝廉。清代。丘逢甲。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
重陽侍老人飲。宋代。陳文蔚。 九十慈親鬢發播,今年菊早去年花。一尊細說重陽事,似此清歡有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