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幽居,龍瞑妙筆,蒼然畫里人家。溪山幽折,水木自清華。
況有千頭荔枝,粒粒實、結似丹砂。柴扉外,紫云深護,不數赤誠霞。
比鄰同小隱,荊籬枳圃,略帶桑麻。記香分三百,風味偏佳。
好助研朱滴露,詩脾沁、絕勝浮瓜。熏風里,攤書坐對,紅映絳帷紗。
滿庭芳 題荔村草堂圖。清代。談印梅。 鹿◇幽居,龍瞑妙筆,蒼然畫里人家。溪山幽折,水木自清華。況有千頭荔枝,粒粒實、結似丹砂。柴扉外,紫云深護,不數赤誠霞。比鄰同小隱,荊籬枳圃,略帶桑麻。記香分三百,風味偏佳。好助研朱滴露,詩脾沁、絕勝浮瓜。熏風里,攤書坐對,紅映絳帷紗。
談印梅,字湘卿,歸安人。談學庭次女,南河主簿孫亭昆均室。詩學得孫秋士先生指授,與姊印蓮、夫族姑佩芬稱歸安三女史,有《菱湖三女史集》合刻。 ...
談印梅。 談印梅,字湘卿,歸安人。談學庭次女,南河主簿孫亭昆均室。詩學得孫秋士先生指授,與姊印蓮、夫族姑佩芬稱歸安三女史,有《菱湖三女史集》合刻。
擬庾子山詠畫屏風詩 其七。清代。張鶴齡。 窈窕排丹闥,回翔出鈿車。春旗拂岸柳,輕吹落山花。似出齊遄室,將宴楚章華。夷庚休畏險,峻坂隔褒斜。
與廣州庠友羅道卿同謁倫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隱序后數日賦一絕以速之。明代。張天賦。 萬丈龍門未易過,感君指引渡風波。海頭多少傍人眼,不濟于今將若何。
有感。清代。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嚙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山城霜月苦,講舍秋風涼。母績兒夜讀,共此鐙燭光。兒方治《毛詩》,讀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淚含兩眶。阿母顧兒笑,愿兒學范滂。矧當太平時,馳驅敢或遑。男兒志四海,安可戀故鄉。長跪謝阿母,教兒以義方。忽忽四十載,膂力猶幸剛。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
持二十五輪頂彌陀蹈蓮葉贊。宋代。釋慧開。 機輪才轉,作者猶迷。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