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郊人報,春風消息,先歸御柳宮梅。殘雪戀枝,輕陰閣雨,郁蔥瑞氣佳哉。清曉九門開。聽舜韶聲舉,迤邐天街。雙闕連云,六鰲橫海駕峰來。
華燈競簇樓臺。正豐年共樂,歡意徘徊。簾卷弄妝,塵香趁馬,輕寒細入人懷。爭待鳳輿回。看一天星斗,移下蓬萊。是處歌謠,太平聲入萬年杯。
望海潮。宋代。劉一止。 東郊人報,春風消息,先歸御柳宮梅。殘雪戀枝,輕陰閣雨,郁蔥瑞氣佳哉。清曉九門開。聽舜韶聲舉,迤邐天街。雙闕連云,六鰲橫海駕峰來。華燈競簇樓臺。正豐年共樂,歡意徘徊。簾卷弄妝,塵香趁馬,輕寒細入人懷。爭待鳳輿回。看一天星斗,移下蓬萊。是處歌謠,太平聲入萬年杯。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
劉一止。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雜興 其九。明代。邱云霄。 側觀陰陽秘,屈信理相干。綿綿遞靈化,感應固無端。日燠繼以陰,急流生回瀾。時至拙為巧,數窮賢亦難。達人貴順動,直當生死關。
探春令·雕墻風定。宋代。趙長卿。 雕墻風定,綺窗燭灺,沈吟獨坐。料雪霜深處,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惱人一陣香初過。把清愁薰破。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與惜則個。
暑雨夕霽。宋代。宋庠。 天角殘劃截幕暉,南樓風快暑煙微。月波半露金樞穴,云葉全收玉女衣。氣爽戍樓孤鵲云,霧沈荒苑數螢歸。涼軒更作東山詠,何處莊環有世機。
和嚴道培書院韻 其一。宋代。米芾。 城頭山腳舊圖開,華構凌云亦壯哉。談席昔人文獻地,升堂此日豫章材。弦歌化里清風動,麟鳳天南紫氣來。獨奈巖阿叢桂冷,幽棲不是偉長才。
春感。宋代。陳紀。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總緣愁。棱棱顏面塵埃滿,渺渺山河歲月遒。谷飲芝餐皆可飽,人生何必稻粱謀。
二十八日夷逆以火輪船窺探三港口。清代。姚燮。 敢肆鮮卑膽,來從內地窺。斤將傷到鼻,燃已急當眉。云壓三江動,烏啼萬井危。要津猶可據,吾憶李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