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起寒素,姓名世不張。氣食走燕野,掃塵書一床。
過從日抵掌,每覺芝蘭芳。農宗發大義,精誼貫百王。
持此照震旦,可謂見膏肓。陳子墨者杰,與蔣相翱翔。
疇人振絕詣,哲學搜旁行。馀事托雄劍,赴難甘探湯。
嗟吾二三子,于世誠蚊虻。然而貞元際,舍此誰與商。
艱難困一飽,口呿舌為僵。浮云起西北,俄頃滿八荒。
瀟瀟涼風至,白露降為霜。蒲柳與松柏,于理豈久藏。
為我蓄明德,毋亟耀其光。
己亥秋別天津有感寄懷嚴蔣陳諸故人四首 其三。清代。夏曾佑。 蔣子起寒素,姓名世不張。氣食走燕野,掃塵書一床。過從日抵掌,每覺芝蘭芳。農宗發大義,精誼貫百王。持此照震旦,可謂見膏肓。陳子墨者杰,與蔣相翱翔。疇人振絕詣,哲學搜旁行。馀事托雄劍,赴難甘探湯。嗟吾二三子,于世誠蚊虻。然而貞元際,舍此誰與商。艱難困一飽,口呿舌為僵。浮云起西北,俄頃滿八荒。瀟瀟涼風至,白露降為霜。蒲柳與松柏,于理豈久藏。為我蓄明德,毋亟耀其光。
夏曾佑,字穗卿,錢塘人。光緒庚寅進士,改庶吉士,歷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師雜詩》。 ...
夏曾佑。 夏曾佑,字穗卿,錢塘人。光緒庚寅進士,改庶吉士,歷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師雜詩》。
北河。清代。鐘駿聲。 好風如縷月如圭,破曉乘軺西復西。野漲忽迷三里渡,村謳猶唱六郎堤。一鞭古驛尋沙遠,幾樹垂楊映水低。稍喜紅曦猶未透,趁涼且自過前溪。
論詩呈雙魚 其四。明代?;襞c瑕。 國風雖離亂,時聞平淡音。降及離騷作,哀思不可任。馳騁不可御,縱橫更莫倫。遂為詞賦祖,精華世所歆。嗟哉鐵石腸,徒寄此璆琳。
中秋玩月崇真萬壽宮。元代。張翥。 西風吹月出云端,松柏流光繞石壇。上國山河天廣大,仙家樓觀夜高寒。似聞玉杵鳴玄兔,疑有瑤笙下翠鸞。只把酒杯供醉賞,不知零露滿金盤。
摘星嶺。宋代。洪適。 披山鑿道何崄巇,上摘星漢摩虹霓。七襄終日往曾問,一握去天今可躋。叱馭已排蘿蔓去,下車不復煙云迷。舉頭此際長安遠,愿借六翮凌丹梯。
海上行。清代。顧炎武。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至今海上人,時見城郭高崔嵬。黿鼉噴沫,聲如宮商。日月經之,以為光明。或言有巨魚,身如十洲長。幾化為龍不可當,一旦失水愁徬徨。北冥之鯤,有耶無耶。又言海中之棗大如瓜,棗不實,空開花。但見鯨魚出沒,鑿齒磨牙。昔時童男女,一去不回家。東浮大海難復難,不如歸去持魚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