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宮落日荒,燕市悲歌暮。天山三丈雪、迷行路。驀然相遇,寶筏橫津渡。
支公都未許。會待安心,早教覓向何處。
玄關頻叩,默語俱成誤。白頭渾未定、風前絮。一燈深照,領略元無句。
從今應記取。玉河霜月,滿身多少花雨。
滿路花 與聽公。清代。嚴繩孫。 吳宮落日荒,燕市悲歌暮。天山三丈雪、迷行路。驀然相遇,寶筏橫津渡。支公都未許。會待安心,早教覓向何處。玄關頻叩,默語俱成誤。白頭渾未定、風前絮。一燈深照,領略元無句。從今應記取。玉河霜月,滿身多少花雨。
(1623—1702)江蘇無錫人,字蓀友。以詩古文辭擅名。康熙十八年,以布衣舉博學鴻儒,試日僅賦一詩而出。授檢討,修《明史》,充日講起居注官。遷右中允,乞歸。工書畫,有《秋水集》。 ...
嚴繩孫。 (1623—1702)江蘇無錫人,字蓀友。以詩古文辭擅名。康熙十八年,以布衣舉博學鴻儒,試日僅賦一詩而出。授檢討,修《明史》,充日講起居注官。遷右中允,乞歸。工書畫,有《秋水集》。
偈頌六十五首。宋代。釋普濟。 白鶴五通賢圣,瞥喜瞥嗔無定。聞名不如見面,見面依然錯認。從來與渠水米無交,年年今日,缽盂安柄。因甚如此,雞不吃谷,肫里有病。
秋柳 其三。近現代。許南英。 怯寒先著薄綿衣,竟與三春意態非。已似韋娘金縷盡,那堪蘇小玉繩稀?樓臺有客憐相望,燕雁憑君記代飛。一為停驂思往事,宦情、鄉夢兩相違!
在伯考試未歸有懷。宋代。趙蕃。 木落山空君未歸,我行江山幾依依。山空木落有佳處,政爾待君相發揮。
懷李聰巒隨宦新甫 其七。明代。申佳允。 一望云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