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趨里。誰在小小門庭,溶溶煙水。柔枝乍結春愁,盈盈才道,涂妝綰髻。
情難擬。不比舊家桃葉,綠陰深矣。檀郎近約相迎,雀釵新黛,玉符空翠。
休問石城艇子,更堪腸斷,竹西歌吹。唯有泰娘橋邊,離夢猶繫。
漢皋佩冷,別是傷心地。待攜向、蘭缸背底。菱花偷展,誰照郎心切,探春試問春來未。
蜂子憐新蕊。香破也、報來幽窗病起。吟箋賦筆,待伊次第。
瑞龍吟 李迎侍兒掃鏡于吳門。清代。嚴繩孫。 吳趨里。誰在小小門庭,溶溶煙水。柔枝乍結春愁,盈盈才道,涂妝綰髻。情難擬。不比舊家桃葉,綠陰深矣。檀郎近約相迎,雀釵新黛,玉符空翠。休問石城艇子,更堪腸斷,竹西歌吹。唯有泰娘橋邊,離夢猶繫。漢皋佩冷,別是傷心地。待攜向、蘭缸背底。菱花偷展,誰照郎心切,探春試問春來未。蜂子憐新蕊。香破也、報來幽窗病起。吟箋賦筆,待伊次第。
(1623—1702)江蘇無錫人,字蓀友。以詩古文辭擅名。康熙十八年,以布衣舉博學鴻儒,試日僅賦一詩而出。授檢討,修《明史》,充日講起居注官。遷右中允,乞歸。工書畫,有《秋水集》。 ...
嚴繩孫。 (1623—1702)江蘇無錫人,字蓀友。以詩古文辭擅名。康熙十八年,以布衣舉博學鴻儒,試日僅賦一詩而出。授檢討,修《明史》,充日講起居注官。遷右中允,乞歸。工書畫,有《秋水集》。
水龍吟 戊申燈夕,云間城中作。元代。邵亨貞。 兵余重見元宵,淺寒收雨東風起。城門傍晚,金吾傳令,遍張燈市。報道而今,依然放夜,縱人游戲。望愔愔巷陌,星毬散亂,經行處、無歌吹。太守傳呼迢遞,謾留連、通宵沈醉。香車寶馬,火蛾面繭,是誰能記。-猶有兒童,等閑來問,承平遺事。奈無情野老,聞燈懶看,閉門尋睡。
夢錫遺蔗。宋代。孔平仲。 憶昔游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致雖不多,愛養尚如活。傍求未得之,分遺意特達。中凝甘露漿,外削紫玉屑。漸欣入佳境,仍喜對高節。應知方著書,持此解消渴。
次韻彥達雨霽。宋代。張綱。 坐看飛雨激風雷,忽變晴空萬里開。殘暑暗隨檐溜去,新涼頻逐樹聲來。朱弦奏罷空三嘆,白酒篘殘尚一杯。病懶怕催詩債急,彊吟狂斐不知裁。
四禽圖 其三。明代。李東陽。 碧林紅葉驚飛鳥,江上秋風下來早。雁去鴻辭煙水空,蒹葭落盡芙蓉老。原頭鹡鸰如有知,應憐歲暮得同棲。枝間戴勝聲不住,應憶春園初降時。山林動物各有托,野雉分明出叢薄。見說豐年少網羅,低飛不及高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