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節,還憶素梅娘。幾度魂銷紅豆曲,數聲吹徹玉簫長。
好事最思量。
憶江南·端陽詞 其七。清代。陸震。 端陽節,還憶素梅娘。幾度魂銷紅豆曲,數聲吹徹玉簫長。好事最思量。
江蘇興化人,字仲子,號種園。工書,擅長行、草。家貧,嗜飲,常以筆質酒家,求其墨跡者必先為贖筆,方能得其書。 ...
陸震。 江蘇興化人,字仲子,號種園。工書,擅長行、草。家貧,嗜飲,常以筆質酒家,求其墨跡者必先為贖筆,方能得其書。
照鏡。唐代。王建。 忽自見憔悴,壯年人亦疑。發緣多病落,力為不行衰。暖手揉雙目,看圖引四肢。老來真愛道,所恨覺還遲。
勸我酒。唐代。白居易。 勸我酒,我不辭。請君歌,歌莫遲。歌聲長,辭亦切,此辭聽者堪愁絕。洛陽女兒面似花,河南大尹頭如雪。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近現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眼底淞波,十年歌哭潮來去。摩挲彝鼎勘奇書。健筆班揚侶。指點庭花檻樹。問他時、憑誰認取。桃源何世,付與丹青,暗傳幽素。
同郭師圣司空仲容探韻得江字。宋代。馮時行。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我來無人境,亦復窺幽窗。好客如佳月,開門輒摐摐。月到客亦到,不隔山{左山上兇下兒}谾。把手入茅廬,笑語鐘新撞。一鳴驚人友,更挾飛鳧雙。連璧光照眼,老我心所降。呼童洗瓦盞,竹葉傾冊山缸。清溪漱鳴玉,老樹森高幢。更招二三子,放懷山水邦。分題得佳句,一字鼎可扛。男兒樹勛德,出手便可椿。愿移詩句力,挽俗還純厖。惟予心已灰,庶幾鹿門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