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事多如許。記前年、秣陵城下,群公相聚。座有宗生高興極,招手狂吟而去。
路踏入、亂山荒塢。再上孝陵回首望,見禁城、秋柳垂煙莫。
是往日,朝天處。
運移漢祚疇能拒。嘆從來、蝸頭蠻觸,都歸歷數。指點六朝遺跡在,多少興亡之故。
曾一夕、共論千古。來歲重游君不見,也銅駝、石馬知回顧。
只髣髴,精靈度。
賀新郎·記與諸子往歲金陵之游,感懷宗二又曾。清代。陸震。 恨事多如許。記前年、秣陵城下,群公相聚。座有宗生高興極,招手狂吟而去。路踏入、亂山荒塢。再上孝陵回首望,見禁城、秋柳垂煙莫。是往日,朝天處。運移漢祚疇能拒。嘆從來、蝸頭蠻觸,都歸歷數。指點六朝遺跡在,多少興亡之故。曾一夕、共論千古。來歲重游君不見,也銅駝、石馬知回顧。只髣髴,精靈度。
江蘇興化人,字仲子,號種園。工書,擅長行、草。家貧,嗜飲,常以筆質酒家,求其墨跡者必先為贖筆,方能得其書。 ...
陸震。 江蘇興化人,字仲子,號種園。工書,擅長行、草。家貧,嗜飲,常以筆質酒家,求其墨跡者必先為贖筆,方能得其書。
三月壬申同堯民希孝觀渠名寺經藏得弘明集中。宋代。黃庭堅。 秘藏開新譯,天花雨舊堂。證經多寶塔,寢疾凈名床。鳥語雜歌頌,蛛絲凝篆香。同游得趙李,談道過何王。
開河待閘苦熱。明代。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波搖云夢通具區,地接蓬萊與方丈。何似黃塵千尺高,脫巾群飲總稱豪。銀床玉井無由覓,赤腳層冰何處逃。徒聞東郡泉千派,不濟南湖水一篙。臨流欲渡還晞發,待看西巖吐新月。萬貫誰纏鶴背輕,一蓬自笑鳩巢拙。人間合有清涼方,半捲湘簾坐超忽。君不見陶潛釀秫,兩疏賜金。罹此毒熱,聽我吳吟。
癖性。宋代。釋文珦。 癖性唯耽靜,溪山占一坳。小橋橫獨水,矮屋蓋重茅。坎井寒泉冽,深蹊密陰交。閒門終日掩,不許俗人敲。
和先師宏智和尚五轉位頌·匣里青蛇吼。宋代。釋慧暉。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欲為海幢化四金剛 其一。明代。釋今無。 愿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傅山父攜示曾玉堂和余韻答之。宋代。李曾伯。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憶征西府勞清夢,望上東門想貴游。何似天風輕借助,放教歸老釣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