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瑤臺事有無。香心密印未模糊。一編銜袖蕊珠書。
廣樂既張天酩酊,模觴初閉地清娛。人間差認白鳩符。
浣溪沙 效海日樓體。近現代。陳方恪。 漏泄瑤臺事有無。香心密印未模糊。一編銜袖蕊珠書。廣樂既張天酩酊,模觴初閉地清娛。人間差認白鳩符。
陳方恪(1891—1966)字彥通,齋號屯云閣、浩翠樓、鸞陂草堂。江西義寧(今修水)人,陳三立第四子,陳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稱其為“陳家老七”、“彥老七”。光緒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受家學影響,從小習詩詞文章,傳承散原老人文脈。師從陳銳、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鄭文焯、陳衍、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詩名在其兄陳衡恪、陳隆恪、陳寅恪之上。陳方恪大半生風流倜儻,名士氣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稱為“金陵最后一個貴族”。 ...
陳方恪。 陳方恪(1891—1966)字彥通,齋號屯云閣、浩翠樓、鸞陂草堂。江西義寧(今修水)人,陳三立第四子,陳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稱其為“陳家老七”、“彥老七”。光緒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受家學影響,從小習詩詞文章,傳承散原老人文脈。師從陳銳、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鄭文焯、陳衍、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詩名在其兄陳衡恪、陳隆恪、陳寅恪之上。陳方恪大半生風流倜儻,名士氣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稱為“金陵最后一個貴族”。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闈第三報志喜仍用散木韻踐前約也 其三。明代。袁宏道。 磊塊破除休,幾年禽向游。全家呼季子,舉國號糟丘。帝里云霞爛,故山松桂秋。名成不受爵,同上五湖舟。
郊行即事。清代。王兆升。 奉命籌軍國,非關玩物華。新涼猶未至,馀暑正方賒。鳴騎依殘渡,行旌帶晚霞。無勞呵殿急,恐警野人家。
贈太傅中書令張文節公挽詞三首 其三。宋代。宋庠。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狄梁公祠次匏庵韻。明代。王鏊。 歌中嫵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號。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云高。
憶昨行和張十一。唐代。韓愈。 憶昨夾鐘之呂初吹灰,上公禮罷元侯回。車載牲牢甕舁酒,并召賓客延鄒枚。腰金首翠光照耀,絲竹迥發清以哀。青天白日花草麗,玉斝屢舉傾金罍。張君名聲座所屬,起舞先醉長松摧。宿酲未解舊痁作,深室靜臥聞風雷。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日憐嬰孩。危辭苦語感我耳,淚落不掩何漼漼.念昔從君渡湘水,大帆夜劃窮高桅。陽山鳥路出臨武,驛馬拒地驅頻隤.踐蛇茹蠱不擇死,忽有飛詔從天來。伾文未揃崖州熾,雖得赦宥恒愁猜。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眼中了了見鄉國,知有歸日眉方開。今君縱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難哉。無妄之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頭輕目朗肌骨健,古劍新劚磨塵埃。殃消禍散百福并,從此直至耇與鮐。嵩山東頭伊洛岸,勝事不假須穿栽。君當先行我待滿,沮溺可繼窮年推。
蜂課蜜和議戍,志德人之賠款也。。金天羽。 蜂課蜜,課蜜輸香國。當初獵艷摧花叢,花粉狼藉隨東風。香桃瘦損棠梨泣,紫羅蘭小矜標格。蛛縈花片蝶黏香,姹紫嫣紅半蕭瑟。高張十萬護花鈴,羯鼓春雷打未停。釀得春陰如釀蜜,綠章夜奏告行成。行成幾日商量妥,花里擒王兵已挫。問君何物媚花神,還種花田供蜜課。故園依舊開蜂房,蜜脾乍滿蜂顛狂。厚顏芳杜傾朝醑,蠲忿萱蘇鬧晚妝。由來崖蜜多風味,紫燕黃鵬并歡喜。烏勸提壺為餉耕,蟲嗚促織思兵篚。細腰宮里露桃開,歲歲花農進蜜材。口蜜終須防腹劍,妒花風起駭兵來。從知貢禍防輕起,虱蠹花心蜂有尾。金繒流涕說和戎,蟲天亦有傷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