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年未滅思兒淚,今與而翁共此悲。
我只吞聲延氣息,而翁猶及費文辭。
互為藥誤天難問,獨許才強世所期。
料得九冥憐二老,兵戈相望更何之。
挽陳石遺翁長男公荊。近現代。陳三立。 殘年未滅思兒淚,今與而翁共此悲。我只吞聲延氣息,而翁猶及費文辭。互為藥誤天難問,獨許才強世所期。料得九冥憐二老,兵戈相望更何之。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詩人”之譽。1937年發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陳三立。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詩人”之譽。1937年發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太平湖。。吳金水。 萬頃碧琉璃,搖蕩高山頂。時見碧波心,叆叇白云影。風送瀑聲來,欲更尋佳景。佳景未易尋,但覺衣裳冷。
春草八首,和沈琛笙大使原韻 其八。近現代。許南英。 自分楊花作絮綿,枝頭猶為蔦蘿牽。浮生大夢如垂露,舊事微塵已化煙。捫腹依然呼負負,折腰何必曲拳拳!五陵裘馬諸年少,帽影鞭絲二月天!
題舒溪漁隱卷二首 其二。明代。張弼。 春水桃花雙鯉魚,老姜新酒付行廚。丁寧童子休輕剖,甫里先生恐寄書。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五。。何絳。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
高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十首。。真宗。 玉氣如虹,豈繒棄笥。既奉既將,亦奠在位。有永群后,實相祀事。何以臨下,心意不貳。
為陸子齊題杏林春燕圖。明代。朱應登。 長安三月黃鸝飛,杏花如雪飄人衣。陸郎二十擅文譽,早向甘泉獻賦歸。瓊林日高酒如乳,意氣侵凌天尺五。中坐賓僚列上公,教坊細樂呈新譜。君家慶澤葉流根,父子相承更祖孫。蟬聯七貴傳三葉,儒雅風流在一門。鳷鵲樓前瑞煙起,朝回躍馬鳴珂里。甲第還因主得名,都人盡指官為氏。君不見侍郎府前槐樹生,中書省里盤石平。昭侯世擅江東美,更有平原入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