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宮幽邃,步步霜腴詞境內。蛻出塵寰,陡見青空覆大千。
山僧刺刺,我自天風生兩耳。也似金仙,坐閱興亡了不言。
減字木蘭花二首 其一。近現代。劉永濟。 琳宮幽邃,步步霜腴詞境內。蛻出塵寰,陡見青空覆大千。山僧刺刺,我自天風生兩耳。也似金仙,坐閱興亡了不言。
劉永濟(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號誦帚,晚年號知秋翁,室名易簡齋,晚年更名微睇室、誦帚庵,湖南省新寧縣人。1911年就讀于清華大學。191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語文系。歷任長沙中學教師,沈陽東北大學教授,武昌武漢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浙江大學、湖南大學及武漢大學語文系教授、文學史教研組主任。湖南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武漢分會理事。《文學評論》編委。1919年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
劉永濟。 劉永濟(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號誦帚,晚年號知秋翁,室名易簡齋,晚年更名微睇室、誦帚庵,湖南省新寧縣人。1911年就讀于清華大學。191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語文系。歷任長沙中學教師,沈陽東北大學教授,武昌武漢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浙江大學、湖南大學及武漢大學語文系教授、文學史教研組主任。湖南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武漢分會理事。《文學評論》編委。1919年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別劉良溪。明代。羅洪先。 與君重識面,居然見幽情。如何二仲子,獨高千載名。急雨春江白,深林野鸛鳴。此時憐把袂,翻畏棹歌聲。
題養正圖六十首 其九 戒君節飲。。弘歷。 飲君致君樂,籩豆能無亂。卜晝未卜夜,不過能救半。傳稱兼仁義,阿好乃過贊。
和袁望回。宋代。王之道。 千古風流憶孔明,老龍高臥志存身。強陪簪紱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便合癡狂稱達者,誰能窮悴作騷人。一杯聊復從公醉,要見予言總是真。
大都即事六首 其二。宋代。張憲。 三月西山道,春風平則門。繡鞍紅叱撥,氈帽黑昆崙。衣襆分香裹,壺瓶借火溫。醉歸楊柳月,綠霧掩黃昏。
有感。清代。翁心存。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里與萬里,極目何能望。嚙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余髫齔時,隨侍于朐陽。山城霜月苦,講舍秋風涼。母績兒夜讀,共此鐙燭光。兒方治《毛詩》,讀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淚含兩眶。阿母顧兒笑,愿兒學范滂。矧當太平時,馳驅敢或遑。男兒志四海,安可戀故鄉。長跪謝阿母,教兒以義方。忽忽四十載,膂力猶幸剛。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