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波鏡空似沼,燦樓臺倒綺。聽笙鶴、夜過穹窿,彩虹飛跨天際。
黛蛾掃、雙鬟淺畫,塵潭蘸影秋容霽。背冰弦歌罷,斜陽一縷飄墜。
無數鴛鴦,亂引畫舸,趁新妝倦倚。露汀外、香褪紅衣,石鱗沈恨荒翠。
膩游仙、山靈勸客,碎琴撫、霜鴻流水。夢懨懨、酒醒天涯,頓忘身世。
瑤源咫尺,野眺年年,只有看山美。誰信道、香爐伏枕,老去吟望,鬢影低垂,暗孤歡事。
叢丘鹿走,滄桑經眼,碧鯨翻海掀天色,渺驚蓬、送老知何地。
傷心到此,登臨坐石分苔,淚拋苑花紅緯。
娥池怨粉,響屧虛廊,報漏聲正遲。看落盡、凌風珠唾,舊霸青山,占斷人閒,畫闌十二。
煙收越網,云開秦鏡,吳王宮里沈醉處,惹漂花、碧染悲秋袂。
峰頭冷雁聲聲,一曲猗蘭,寄愁萬里。
鶯啼序·琴臺秋感,用夢窗豐樂樓韻。近現代。張爾田。 滄波鏡空似沼,燦樓臺倒綺。聽笙鶴、夜過穹窿,彩虹飛跨天際。黛蛾掃、雙鬟淺畫,塵潭蘸影秋容霽。背冰弦歌罷,斜陽一縷飄墜。無數鴛鴦,亂引畫舸,趁新妝倦倚。露汀外、香褪紅衣,石鱗沈恨荒翠。膩游仙、山靈勸客,碎琴撫、霜鴻流水。夢懨懨、酒醒天涯,頓忘身世。瑤源咫尺,野眺年年,只有看山美。誰信道、香爐伏枕,老去吟望,鬢影低垂,暗孤歡事。叢丘鹿走,滄桑經眼,碧鯨翻海掀天色,渺驚蓬、送老知何地。傷心到此,登臨坐石分苔,淚拋苑花紅緯。娥池怨粉,響屧虛廊,報漏聲正遲。看落盡、凌風珠唾,舊霸青山,占斷人閒,畫闌十二。煙收越網,云開秦鏡,吳王宮里沈醉處,惹漂花、碧染悲秋袂。峰頭冷雁聲聲,一曲猗蘭,寄愁萬里。
張爾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號遁庵、遁庵居士,又號許村樵人,杭縣(今浙江杭州)人。近代歷史學家、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張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詩集》、《泰州保衛記》。辛亥革命后閑居。1914年清史館成立,參與撰寫《清史稿》,主撰樂志,前后達七年。1915年曾應沈曾植邀請,參加編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學、光華大學、燕京大學等校任中國史和文學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學哈佛學社研究部工作,為燕京大學國學總導師。 ...
張爾田。 張爾田(1874年—1945年),一名采田,字孟劬,號遁庵、遁庵居士,又號許村樵人,杭縣(今浙江杭州)人。近代歷史學家、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張之杲,著有《初日山房詩集》、《泰州保衛記》。辛亥革命后閑居。1914年清史館成立,參與撰寫《清史稿》,主撰樂志,前后達七年。1915年曾應沈曾植邀請,參加編修《浙江通志》。1921年后,先后在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學、光華大學、燕京大學等校任中國史和文學教授。最后在燕京大學哈佛學社研究部工作,為燕京大學國學總導師。
讀史外紀 其六。明代。朱誠泳。 伊耆蓺五谷,有熊占斗綱。人文一以著,堯舜垂衣裳。夏忠商尚質,周文郁有光。繩繩隆治道,國祚綿且昌。春秋互征伐,七雄爭暴強。嬴秦竊神器,再傳二世亡。仁義棄不施,吁嗟良可傷。
漫興 十六。元代。王冕。 自笑青云遠,誰憐白發孤?艱難知道路,瀟灑問江湖。事業留詩卷,田園入畫圖。清高過老杜,囊底一錢無。
揚州懷古十六首 其一。清代。何震彝。 邗水滔滔日夜流,珠歌翠舞古揚州。傷心怕問南朝事,璧月瓊花總惹愁。
鯸魚。。弘歷。 湖中藻荇蕃,蔓延叢累積。搴芼與铚艾,萌芽旋充斥。舟楫礙泛流,波瀾溷澄碧。是應例除莠,詢得一良策。鯸魚此為糧,育湖俾搜索。藻荇則已盡,荷芰乃并食。魚所能者啖,不能者揀擇。溲矢更遺污,綠水成黃色。藻荇穢復里,鯸魚穢面額。不什不變法,欲速疏籌畫。一利一弊滋,覽物理可格。
洞山十詠 其八 透瓶泉。元代。岑安卿。 崖陰滴珠璣,清蓄鮫人泣。瓷罌汲新寒,滿貯歸須急。外滲如方諸,中乾匪人吸。君看鉛汞流,金鐵猶漏濕。
雜題畫 其十一 李唐山水。。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