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地爭城孰假真,犧牲性命不為珍。思鄉盡是他鄉子,末世終無治世人。
避難已經四五月,嗟余年邁七旬春。亂離苦況將誰訴,偶遇故交意倍親。
丁丑國難有感 其四。近現代。薛昂若。 爭地爭城孰假真,犧牲性命不為珍。思鄉盡是他鄉子,末世終無治世人。避難已經四五月,嗟余年邁七旬春。亂離苦況將誰訴,偶遇故交意倍親。
澄江鎮人,名駿材,別號澄江福地老人。光緒六年生,享年九十一歲,工詩詞,擅書法,上海第一師范傳習所畢業,畢業后從事教育事業,歷任輔延小學、君永小學、市立第七學校、武進育德女校澄以及勵實中學等校教師和代理校長。 ...
薛昂若。 澄江鎮人,名駿材,別號澄江福地老人。光緒六年生,享年九十一歲,工詩詞,擅書法,上海第一師范傳習所畢業,畢業后從事教育事業,歷任輔延小學、君永小學、市立第七學校、武進育德女校澄以及勵實中學等校教師和代理校長。
馀思。明代。郭之奇。 或歌或罷有馀思,不可如何賦遠而。日月驚心成老大,風云逼眼動愁悲。人間美景當頭錯,山背煙容覿面欺。斗室何關終古事,此中惆悵復誰知。
欽頌世祖皇帝圣德詩。元代。趙孟頫。 東海西山壯帝居,南船北馬聚皇都。一時人物從天降,萬里車書自古無。秦漢縱強多霸略,晉唐雖美乏雄圖。經天緯地規模遠,代代神孫仰圣謨。
江陵贈滿術人。。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賀新郎二首 其一。清代。項鴻祚。 夢斷霓裳闋,是天風、忽然吹下,廣寒宮闕。銀浦流云三萬頃,誤了兩番游歷。問靈藥、偷來何益?青女素娥齊掩泣,痛文簫、不上神仙籍。明鏡碎,寶釵折。星房想更添愁絕,望人間、霜零刺骨,雨飛成血。縱有羲和知此意,一夜玻璃敲缺。已難抵、今生離別。回首玉京樓十二,剩年年、淚灑關山月。千古恨,幾時雪。
贈王尊師。唐代。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
枕煙亭聽白三琵琶 其一。清代。鄧漢儀。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