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西園放鑰。對燕寢香潤,棠陰寒薄。東風夜來惡。禁煙時天氣,鶯啼花落。新晴共約。怕韶光、容易過卻。把銅壺、緩浮金杯,禊游行樂。
弦索。笙簧聲里,還記蘭房,正垂羅幕。初眠柳弱。梅如豆,玉如琢。向鳳凰池上,鴛鴦影里,他年何啻紫橐。看流芳,繼踵韋平,盛傳鞏洛。
瑞鶴仙(壽)。宋代。張元干。 喜西園放鑰。對燕寢香潤,棠陰寒薄。東風夜來惡。禁煙時天氣,鶯啼花落。新晴共約。怕韶光、容易過卻。把銅壺、緩浮金杯,禊游行樂。弦索。笙簧聲里,還記蘭房,正垂羅幕。初眠柳弱。梅如豆,玉如琢。向鳳凰池上,鴛鴦影里,他年何啻紫橐。看流芳,繼踵韋平,盛傳鞏洛。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
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宋代。楊萬里。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送陸比部汝成使閩中。明代。謝榛。 醉攀楊柳禁城東,別后芳樽不可同。日暮亂云迷遠道,天涯孤劍倚飛蓬。任公臺瞰江流近,大姥峰連海色空。虞帝好生當此日,遙知閩徼待春風。
夏日御園閒詠 其三。。弘歷。 風槐煙柳綠成帷,影度紗欞午日遲。暫向幾馀閒學草,偶因吟罷亦敲棋。曲池新漲分魚子,碧宇高空放鶴兒。最愛子西傳好句,依稀山靜小年時。
嶼南宿別貢士林執中。明代。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