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數行淚,看天萬古心。從來殉國者,不必受恩深。
題黃石齋先生臨難自書詩卷 其一。近現代。嚴復。 讀史數行淚,看天萬古心。從來殉國者,不必受恩深。
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縣人,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畢業于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在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任教期間,培養了中國近代第一批海軍人才,并翻譯了《天演論》、創辦了《國聞報》,系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對后世的翻譯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是清末極具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 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
嚴復。 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縣人,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畢業于福建船政學堂和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在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任教期間,培養了中國近代第一批海軍人才,并翻譯了《天演論》、創辦了《國聞報》,系統地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宣傳維新變法思想,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對后世的翻譯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是清末極具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 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同周車駕邵憲副宴馬大參舊署。明代。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讀開元天寶遺事一首。宋代。劉克莊。 環子受兵火涴,梅姬如玉雪清。二妃未免遺恨,三郎可煞無情。
與員外黃觀瀾李彥章試士西掖。明代。陶安。 王業興家國,人才薦廟堂。風簾留晷刻,冰鑒照毫芒。列坐清儀肅,終篇耿論昌。愿言登用者,一一是賢良。
詠白兔。明代。李夢陽。 趯趯來何處,爰爰上玉堂。不因丹灶躍,那睹雪毛香。晝日行疑月,炎天臥有霜。異時歸搗藥,莫礙廣寒光。
送同窗趙章甫上舍入京。宋代。姚勉。 正誼群英自藹然,喜君已是著先鞭。翼摶北海三千里,身在西雝尺五天。學舍快升優褐上,酒樓莫戀軟紅邊。雙親教子相期切,成取功名趁妙年。
讀趙飛燕外傳雜詩七首 其二。宋代。張嵲。 九回沉水新為髻,故繡裙襦穩稱身。禍水歘來漂燎火,知幾唯有淖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