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花寺中花千朵,白者如雪紅如火。更有嫩黃與淺綠,爛如云霞來照我。
山僧知惜花中王,為言群芳盡幺么。態濃格貴氣象尊,溷跡塵樊悲坎坷。
扶筇不厭千回看,風前端靜復婀娜。我欲護以雕玉欄,移入仙源煙霞鎖。
名花寧復知我意,花如知我必我可。黃塵塌然車馬馳,年年看花人正夥。
我與風塵人不同,肅然相對嘿然坐。花間獨有千古心,孤懷宏愿竟不果。
中天夜久明月寒,遙遙夢魂常相左。
偕菶池深甫觀棗花寺牡丹。近現代。徐炯。 棗花寺中花千朵,白者如雪紅如火。更有嫩黃與淺綠,爛如云霞來照我。山僧知惜花中王,為言群芳盡幺么。態濃格貴氣象尊,溷跡塵樊悲坎坷。扶筇不厭千回看,風前端靜復婀娜。我欲護以雕玉欄,移入仙源煙霞鎖。名花寧復知我意,花如知我必我可。黃塵塌然車馬馳,年年看花人正夥。我與風塵人不同,肅然相對嘿然坐。花間獨有千古心,孤懷宏愿竟不果。中天夜久明月寒,遙遙夢魂常相左。
徐炯(1862—1936),字子休,號蛻翁,四川華陽(今成都市)人。光緒癸巳舉人,兩上春官不售,返川辦學,畢生從事教育事業。曾應陜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率陜西省首批留學生赴日。由日返川,主辦四川通省師范和附屬小學,被選為四川教育會會長。深蓄興邦撥亂之志,崇尚儒教,提倡國學,主張學以致用。 ...
徐炯。 徐炯(1862—1936),字子休,號蛻翁,四川華陽(今成都市)人。光緒癸巳舉人,兩上春官不售,返川辦學,畢生從事教育事業。曾應陜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率陜西省首批留學生赴日。由日返川,主辦四川通省師范和附屬小學,被選為四川教育會會長。深蓄興邦撥亂之志,崇尚儒教,提倡國學,主張學以致用。
上南行十二首 其四。元代。方回。 七里南山邊,更作三里程。十里舊榷界,雙橋酒有聲。身老友朋盡,事殊時代更。茅店迷處所,飲徒眠九京。
送許云程大行奉使還瓊為宮保海公營墓。明代。王弘誨。 清朝耆碩里中聞,敕葬新恩借使君。海上松楸覃雨露,日邊劍舄擁風云。茂陵遺草歸時奏,庾嶺寒梅到處芬。知是靈均門下客,大招何處擬騷文。
南山柳村訪友。清代。陳忠平。 田居半遺世,鵝鴨自成群。偶識成知己,時來喚采芹。村頭歸野鶴,山角響孤云。薄醉渾難覺,悠然戴夕曛。
恭和聞喜宴御制。宋代。魏了翁。 祖宗德澤被生民,列服山川各效神。幾見高岡鳴鳳集,又盾層浪化魚新。升歌幸聽三間雅,佩印行紆五兩綸。圣世賓賢如此厚,致君忍負不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