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春寒,風狂似虎飏,起長安塵霧。清明時節怯郊行,忍經過倚虹橋堍。
清歌妙舞,怎不挽離人且住。數當年,甚風旗鸞扇,飄零幾許。
君休誤。有限時韶光,莫使輕放去。閱人多矣,意云何問,道旁幾家煙樹。
風流舊句,剩凄怨,那堪重賦。待回黃轉綠,垂楊醮雨。
西子妝慢 娟凈用夢窗韻。近現代。許寶蘅。 幾日春寒,風狂似虎飏,起長安塵霧。清明時節怯郊行,忍經過倚虹橋堍。清歌妙舞,怎不挽離人且住。數當年,甚風旗鸞扇,飄零幾許。君休誤。有限時韶光,莫使輕放去。閱人多矣,意云何問,道旁幾家煙樹。風流舊句,剩凄怨,那堪重賦。待回黃轉綠,垂楊醮雨。
許寶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緒壬寅舉人。清末曾任學部主事,軍機章京。民國時任總統府秘書、國務院秘書、銓敘局局長、內務部考績司長、代理內務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兼管掌故部。后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黑龍江省府顧問。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學。解放后,為中央文史館研究館館員。 ...
許寶蘅。 許寶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緒壬寅舉人。清末曾任學部主事,軍機章京。民國時任總統府秘書、國務院秘書、銓敘局局長、內務部考績司長、代理內務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兼管掌故部。后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黑龍江省府顧問。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學。解放后,為中央文史館研究館館員。
次韻兩蘇公講筵唱和四首 其二。宋代。晁補之。 李公素譽壓朝端,曾溯龍門鬣未乾。雖愧彭宣惟賜食,未慚貢禹亦彈冠。
次韻王鷗盟秋日郊居即事。宋代。楊冠卿。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后蔬。
游小溪浙源山中。元代。趙汸。 舊游何處覓苔磯,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
九曲櫂歌十首。宋代。白玉蟾。 寂寂秋煙鎖碧灣,往年此地有禪關。不神移入龍宮去,一夜風雷吼萬山。
十拍子 雪月夜起望江濤,慨然有作。清代。易順鼎。 皓魄西生易沒,長江東去難還。多少精靈來更往,總在寒云斷葦邊。一燈紅不然。兩岸沙明似晝,中流浪涌如山。誰把魚龍千古雪,洗得英雄白骨寒。月華都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