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裳翠帔,是當年,太液池邊仙侶。尚想風流初識面,歷歷舊情堪數。
法駕朝參,宮車晚出,翠蓋還擎雨。幾回班散,空留多少題句。
驀地今日重逢,風姿如昔,不管情人去。一自婷婷移植后,選斷荒煙野浦。
玉管吹涼,金盤泣露,也愿長留住。依稀識得,朱欄橋畔沙路。
念奴嬌 題畫荷用白石韻。近現代。許寶蘅。 紅裳翠帔,是當年,太液池邊仙侶。尚想風流初識面,歷歷舊情堪數。法駕朝參,宮車晚出,翠蓋還擎雨。幾回班散,空留多少題句。驀地今日重逢,風姿如昔,不管情人去。一自婷婷移植后,選斷荒煙野浦。玉管吹涼,金盤泣露,也愿長留住。依稀識得,朱欄橋畔沙路。
許寶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緒壬寅舉人。清末曾任學部主事,軍機章京。民國時任總統府秘書、國務院秘書、銓敘局局長、內務部考績司長、代理內務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兼管掌故部。后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黑龍江省府顧問。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學。解放后,為中央文史館研究館館員。 ...
許寶蘅。 許寶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緒壬寅舉人。清末曾任學部主事,軍機章京。民國時任總統府秘書、國務院秘書、銓敘局局長、內務部考績司長、代理內務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兼管掌故部。后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黑龍江省府顧問。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學。解放后,為中央文史館研究館館員。
南山柳村訪友。清代。陳忠平。 田居半遺世,鵝鴨自成群。偶識成知己,時來喚采芹。村頭歸野鶴,山角響孤云。薄醉渾難覺,悠然戴夕曛。
白菊 其四。。陳肇興。 銅瓶紙帳鎮相宜,一種清寒世少知。得氣本來能耐冷,出群原不在多姿。相逢縞袂霜千朵,散盡黃金月一枝。悟得此中真意處,白描還要性靈詩。
嚴公解相還豫章追送淞陵作三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 古來開閣自平津,幾見功成得奉身。逸老特蒙優詔賜,乞骸何用屢書陳。東都飲餞辭供帳,南驛乘符速去輪。歸到宜春酒應熟,散金惟欲會鄉人。
集古八絕 其四 晚步云溪上。明代。程敏政。 山屐經過滿徑蹤,閒來無事不從容。白沙翠竹江村路,云碓無人水自舂。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宋代。黃庭堅。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