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斜掩江潭柳,蕭疏似吾衰老。往日翊風流,只春波曾照。
舊游人漸少。更誰問、茂林遺稿。回想年時,征西幕下,推襟送抱。
芳草怨王孫,久歸去,冷落更無同調。風雨聽雞鳴,耿宵寒聲峭。
夜臺攜手好。可還供、阮籍吟嘯。試招尋、漂泊吟魂,悔歸期不早。
徵招 吊黃閔山韻。近現代。許寶蘅。 夕陽斜掩江潭柳,蕭疏似吾衰老。往日翊風流,只春波曾照。舊游人漸少。更誰問、茂林遺稿。回想年時,征西幕下,推襟送抱。芳草怨王孫,久歸去,冷落更無同調。風雨聽雞鳴,耿宵寒聲峭。夜臺攜手好。可還供、阮籍吟嘯。試招尋、漂泊吟魂,悔歸期不早。
許寶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緒壬寅舉人。清末曾任學部主事,軍機章京。民國時任總統府秘書、國務院秘書、銓敘局局長、內務部考績司長、代理內務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兼管掌故部。后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黑龍江省府顧問。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學。解放后,為中央文史館研究館館員。 ...
許寶蘅。 許寶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緒壬寅舉人。清末曾任學部主事,軍機章京。民國時任總統府秘書、國務院秘書、銓敘局局長、內務部考績司長、代理內務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兼管掌故部。后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黑龍江省府顧問。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學。解放后,為中央文史館研究館館員。
過呂梁 其一。明代。邊貢。 解纜洪流樹,侵星過呂梁。風云猶帝里,山水即吾鄉。硯拂秋嵐濕,衣沾曉露涼。長年欣暑退,伊軋棹歌長。
呈濟之。金朝。李俊民。 朝醒暮醉幾時休,雞黍人家見客留。聞道曲生行處有,西村明日趁扶頭。
懷顧黃公。清代。王又旦。 不畏窮愁只著書,幽棲風物近何如?斷云疏雨吳王峴,竹瓦臨江十尺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