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庭向暝,疊幕生寒,天公散花無跡。灑戶侵檐,瑟瑟凄凄戚戚。
香篝有人倦欹。盡猜疑晚來風力。怎禁得,怕竹梢梅蕊,被他橫折。
往日曾聽伊處,伴榆塞暮砧,柳邊荒笛。而今卻是,驚破小齋岑寂。
遙憐嚼氈客老,和悲涼笳吹于邑。乍夢醒又銀壺殘點滴瀝。
聲聲慢 聽雪限九十七字仄韻,庚寅社題。近現代。許寶蘅。 閑庭向暝,疊幕生寒,天公散花無跡。灑戶侵檐,瑟瑟凄凄戚戚。香篝有人倦欹。盡猜疑晚來風力。怎禁得,怕竹梢梅蕊,被他橫折。往日曾聽伊處,伴榆塞暮砧,柳邊荒笛。而今卻是,驚破小齋岑寂。遙憐嚼氈客老,和悲涼笳吹于邑。乍夢醒又銀壺殘點滴瀝。
許寶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緒壬寅舉人。清末曾任學部主事,軍機章京。民國時任總統府秘書、國務院秘書、銓敘局局長、內務部考績司長、代理內務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兼管掌故部。后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黑龍江省府顧問。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學。解放后,為中央文史館研究館館員。 ...
許寶蘅。 許寶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緒壬寅舉人。清末曾任學部主事,軍機章京。民國時任總統府秘書、國務院秘書、銓敘局局長、內務部考績司長、代理內務部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1927年任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館長,兼管掌故部。后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黑龍江省府顧問。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學。解放后,為中央文史館研究館館員。
頌古十七首。宋代。釋師觀。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
喜遷鶯 露筋祠。清代。易順鼎。 靈旗風大。悵春陰換盡,都飛涼靄。魚地鋪冰,蟾天浸月,不照尋常眉黛。小蚊已辭秋帳,成就芳名百代。淚休灑,自翠蛾無恙,青蠅安在。香街。飄水佩。聞道花時,開遍祠門外。舊內鉤斜,南朝脂井,應笑此湖清太。紅顏盡成廟食,命薄生前何害。柳絲待,待系船重到,綠云如海。
和丹巖以青溪至有作。。衛宗武。 故人未到欠詩催,才到九山云為開。野鶴正思尋老伴,盟鷗亦競喜朋來。免教北隴慚空帳,消得南山詠有臺。梅信已傳花信動,直須領客待春回。
十友亭。清代。朱庸齋。 閬苑天風接玉屏,江山文字見英靈。蒼茫三百年間事,片石誰尋十友亭。
唐郎中宅與諸公同飲酒看牡丹。唐代。劉禹錫。 今日花前飲,甘心醉數杯。但愁花有語,不為老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