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聞海國動天風,高沸洪濤上碧空。螺子無珠依老蚌,蛟兒有淚泣潛龍。
冤他山鳥都銜石,怪說水神不姓馮。欲斬長鯨求鈍劍,良工枉鑄若耶銅。
和陳山民在灌留別二首。近現代。吳之英。 昨聞海國動天風,高沸洪濤上碧空。螺子無珠依老蚌,蛟兒有淚泣潛龍。冤他山鳥都銜石,怪說水神不姓馮。欲斬長鯨求鈍劍,良工枉鑄若耶銅。
吳之英(1857—1918),字伯朅,四川名山縣人。早年就讀于成都尊經書院,后為尊經書院都講、錦江書院襄校、四川國學院院正。為四川維新派代表人物,曾參與組織“蜀學會”并任《蜀學報》主筆,戊戌變法失敗后,回鄉潛心著述,有《壽櫟廬叢書》、《中國通史》等書行世。 ...
吳之英。 吳之英(1857—1918),字伯朅,四川名山縣人。早年就讀于成都尊經書院,后為尊經書院都講、錦江書院襄校、四川國學院院正。為四川維新派代表人物,曾參與組織“蜀學會”并任《蜀學報》主筆,戊戌變法失敗后,回鄉潛心著述,有《壽櫟廬叢書》、《中國通史》等書行世。
登延慶佛閣用出郊韻三首。宋代。吳潛。 高閣都將萬象收,憑欄睇望興何悠。張郎遯世誰家谷,孫子成仙何處洲。風雨喜無臨九日,江山幸有答三秋。年豐市井多歡笑,老子婆婆亦可不。
初冬有事武闈登三山南樓眺望。明代。盧龍云。 一上層樓寓目寬,南中十月只輕寒。千山雨過林仍綠,萬木霜催葉未丹。騎射此時資講武,蒐羅他日備登壇。漢家頗牧頻推轂,須信封侯事不難。
送蘇監生復還家。。謝晉。 才辭東觀入成均,又見治裝去謁親。為客情懷如昨日,到京才學勝他人。歸遲莫訝縫衣舊,志遂應當戲綵新。想是今年除夜酒,團欒坐待故園春。
題善山院。宋代。許安仁。 瓦爐柏子裊殘煙,午夢醒時一暢然。不悟功名負終老,荒山饑走又三年。
頌古二十八首 其三。宋代。釋道川。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門前羊鹿權為喻,室內啀喍總是訛。蓬?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