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儒家子,為僧始幾春。持經非有愿,離母只緣貧。
驛路看殘雪,鄉音識故人。長安見殷浩,應為泣沾巾。
和子喬《贈勞山僧》有序。清代。李憲噩。 知是儒家子,為僧始幾春。持經非有愿,離母只緣貧。驛路看殘雪,鄉音識故人。長安見殷浩,應為泣沾巾。
李憲噩,字懷民,以字行。號十桐,高密人。諸生。有《十桐草堂詩集》。 ...
李憲噩。 李憲噩,字懷民,以字行。號十桐,高密人。諸生。有《十桐草堂詩集》。
秋雨嘆十解。宋代。楊萬里。 霖霖滴滴未休休,不解教儂不白頭。卻把窮愁比秋雨,猶應秋雨少於愁。
棲云庵。宋代。李綱。 禪老幽棲地,云峰尺五天。江湖縈縞帶,世界廓青蓮。說法三乘外,藏身萬象巔。潛虬蟠不去,應聽祖師禪。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還頗有賦詠而亡其稿追憶僅得此下十章 其八 過蕪湖。。羅欽順。 佳麗蕪湖縣,千年拱帝京。樹連淮浦碧,江逐海潮平。天地容疏拙,風波托死生。不將詩句覓,對景若為情。
寄江陰史君尹梅津。。釋元肇。 清簡何曾五馬榮,時艱念慮在生靈。江如謝朓詩中靜,山似岳陽樓上青。戢戢魚頭曝冬日,翩翩鴉字出宸庭。三吳父老遙相祝,幾向天邊望福星。
送仲猷北歸二首 其二。宋代。朱松。 欲尋當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歸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鬢已星星。挽衣共釂東西酒,折柳送行長短亭。念我知君回首處,萱叢菖葉一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