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蹊翠塢風花客,家有千山萬山碧。一從流落在人閒,玉環絳重金籠窄。
金籠一片煙霞曉,花艷成團柳枝裊。足穿蜀錦茜靴牢,身著吳綾紺袍小。
參差微露紅霞裙,丹喙即是胭脂唇。真是人閒富貴物,何異朱門羅綺身。
慧性馴姿良可取,只被多言仍巧語。前身不是亡國臣,即是傾城傾國女。
門外人來連報客,點茶沽酒俱催索。叫人名字學人言,吳語秦聲俱記得。
大都有似原人為,視人歡戚為笑啼。俗客面前多俚語,逢僧輒誦陀羅尼。
嗟嗟何用畜此禽,歲月養成奸巧深。莫信口中一片舌,對面千里萬里心。
主人曰予未有知,為愛能言不放歸。不道奸心多詐偽,吭腸才飽脫身飛。
贈玉師失鸚鵡詞。宋代。徐積。 紅蹊翠塢風花客,家有千山萬山碧。一從流落在人閒,玉環絳重金籠窄。金籠一片煙霞曉,花艷成團柳枝裊。足穿蜀錦茜靴牢,身著吳綾紺袍小。參差微露紅霞裙,丹喙即是胭脂唇。真是人閒富貴物,何異朱門羅綺身。慧性馴姿良可取,只被多言仍巧語。前身不是亡國臣,即是傾城傾國女。門外人來連報客,點茶沽酒俱催索。叫人名字學人言,吳語秦聲俱記得。大都有似原人為,視人歡戚為笑啼。俗客面前多俚語,逢僧輒誦陀羅尼。嗟嗟何用畜此禽,歲月養成奸巧深。莫信口中一片舌,對面千里萬里心。主人曰予未有知,為愛能言不放歸。不道奸心多詐偽,吭腸才飽脫身飛。
徐積(1028—1103)北宋聾人教官。字仲車,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門外,故自號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寧二年,年七十六歲。政和六年(1116),賜謚節孝處士。家鄉人為其建 “徐節孝祠”,明清兩代均有修繕,毀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傳。 ...
徐積。 徐積(1028—1103)北宋聾人教官。字仲車,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門外,故自號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寧二年,年七十六歲。政和六年(1116),賜謚節孝處士。家鄉人為其建 “徐節孝祠”,明清兩代均有修繕,毀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傳。
龍潭瀑。。黃公渚。 攢峰去天無一尺,兩崖爭路不容隙。匹練皚皚百丈懸,四疊界破山光碧。吹漂濺沫隨風翻,如倒天瓢傾玉液。澄潭方暑颯先秋,恍入冰壺濯魂魄。大聲震谷訇雷霆,晝夜奔騰欲穿石。直疑泉源上與天河通,不然何以淙淙不涸自今昔。
挽趙秋曉。宋代。張孺子。 早袖經綸手,歸歟臥首陽。可憐心錦繡,不補帝衣裳。祿與名俱靳,身宜壽且康。互鄉蒙子潔,聞訃重心傷。
過故洛陽城。宋代。司馬光。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題皇雩山圖。。宋孝宗。 仙鵝飛去是何年,靈跡猶存古嶺邊。藤老龍蟠疑護法,山幽禽語是逃禪。水攀古木身忘倦,口吸香泉骨欲仙。鄰叟不知唐世遠,猶言謝母舊因緣。
題郭主簿模摩詰本輞川圖卷 其十五 白石灘。元代。楊敬德。 湍駛風逾清,水明石可把。倚杖獨移時,白鷗翩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