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風波老不禁,一廛歸買就槐陰。坐詩為累言難解,因酒成狂病轉深。
山月荒涼窺斷夢,壁燈青黯伴微吟。十年積毀應銷骨,豈礙孤云萬里心。
山中。金朝。邊元鼎。 世路風波老不禁,一廛歸買就槐陰。坐詩為累言難解,因酒成狂病轉深。山月荒涼窺斷夢,壁燈青黯伴微吟。十年積毀應銷骨,豈礙孤云萬里心。
邊元鼎(約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字德舉,豐州(治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鎮)人,狀元邊貫道第三子。生卒年均不詳,約金世宗大定五年前后在世。十歲能詩,資稟疏俊,詩文有高意,多有佳句為人傳誦,為時輩所不及。與兄元勛、元恕俱有時名,號“三邊”。天德三年(1151)進士,以事停銓。世宗即位,張浩表薦供奉翰林,出為邢州幕官。復坐誣累,遂不復仕。 ...
邊元鼎。 邊元鼎(約公元1165年前后在世)字德舉,豐州(治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白塔鎮)人,狀元邊貫道第三子。生卒年均不詳,約金世宗大定五年前后在世。十歲能詩,資稟疏俊,詩文有高意,多有佳句為人傳誦,為時輩所不及。與兄元勛、元恕俱有時名,號“三邊”。天德三年(1151)進士,以事停銓。世宗即位,張浩表薦供奉翰林,出為邢州幕官。復坐誣累,遂不復仕。
虞美人 楓橋夜泊寄采湘。清代。趙我佩。 桃花潭水深如許。只是傷離緒。驪歌唱罷柳枝詞。從此江南江北、兩相思。烏啼月落人何處。難系行舟住。還家有夢亦匆匆。何況一枝柔櫓、一聲鐘。
次韻李豸秀才來別子瞻仍謝惠馬二首。宋代。蘇轍。 小床臥客笑元龍,彈鋏無輿下舍中。五馬不辭分后乘,輕裘初許敝諸公。隨人射虎氣終在,徒步白頭心頗同。遙想據鞍橫槊處,新詩一一建安風。
題劉幼云先生潛廬讀書圖。。陳曾壽。 我皇即位初,輔導資賢王。進賢宰相事,首舉講官良。妙選十二輩,劉侯何卬卬。燕坐抱冰翁,獨許侯文章。深心紀綱地,諷議回肝腸。稱嘆不去口,手撫霜髯長。哀哉元祐政,朝露事不常。陰壬遂漸進,群兒攬天綱。張公起抗爭,嘔血去堂堂。啁啾見孤鳳,百憂瘏一吭。處人骨肉間,苦口非激揚。至誠無不動,乍起旋迷盲。我時數周旋,相對憂旁皇。但言臣力竭,無藥回膏肓。天地猝翻覆,流言破斧斨。掩袂出國門,無狀徒自傷。終始義不負,此志日月光。幽幽東海廬,讀書穴匡床。龍潛自成德,天意方微茫。披圖感往事,北望涕浪浪。
齊前后舞歌二首 其二 后舞階步歌。兩漢。佚名。 皇皇我后,紹業盛明。滌拂除穢,宇宙載清。允執中和,以蒞蒼生。玄化遠被,兆世軌形。何以崇德,乃作九成。妍步恂恂,雅曲芬馨。八風清鼓,應以祥禎。澤浩天下,功齊百靈。
社后已未始雨酒邊書。元代。方回。 今年五月梅,晝夜雨不止。及茲七八月,一旱乃如此。古言了無驗,社公飲舊水。豈其世俗移,難復論常理。里門分內竟,誰記戊與己。詰朝始霡霂,漸作霈然喜。破靴行荒園,沙泥濡足指。蕉扇戴頭歸,聲類釣蓬底。有田谷不登,無田吾何恥。荷鋤蒔蔬者,告謂土潤咫。芙蓉一二開,紅蓼亂紛委。木落樓閣出,風物甚清美。偶茲樽酒具,小醉亦可爾。土木愚頑姿,頹然隱吟幾。天地萬古悠,微躲一稊蟻。區區曷足云,后當知此士。
三月初詣祖父母父母各墓所 其四。明代。林熙春。 金獅玉簡鎖棉洋,母氏棲神是故鄉。天馬當前鞍一軸,云龍數下誥三章。百年已竭和熊苦,今日方彰卻鲊良。春暮不催風雨至,對揚甫畢見天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