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真夢寐,萬國久風塵。
老去偏相憶,書來恨不頻。
季鷹猶在洛,王粲未歸秦。
谷口知何似?他時愿卜鄰。
得邳大用書復寄。金朝。楊奐。 百年真夢寐,萬國久風塵。老去偏相憶,書來恨不頻。季鷹猶在洛,王粲未歸秦。谷口知何似?他時愿卜鄰。
楊奐,又名知章,字煥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憲宗五年,年七十歲。早喪母,哀毀如成人。金末,嘗作萬言策,指陳時病;欲上不果。元初,隱居為教授,學者稱為紫陽先生。耶律楚材薦為河南廉訪使,約束一以簡易。在官十年請老。卒,謚文憲。奐著作很多,有還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還山集六十卷,元好問作奐神道碑則稱一百二十卷)近鑒三十卷,韓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硯纂八卷,北見記三卷,正統紀六十卷等,傳于世。 ...
楊奐。 楊奐,又名知章,字煥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憲宗五年,年七十歲。早喪母,哀毀如成人。金末,嘗作萬言策,指陳時病;欲上不果。元初,隱居為教授,學者稱為紫陽先生。耶律楚材薦為河南廉訪使,約束一以簡易。在官十年請老。卒,謚文憲。奐著作很多,有還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還山集六十卷,元好問作奐神道碑則稱一百二十卷)近鑒三十卷,韓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硯纂八卷,北見記三卷,正統紀六十卷等,傳于世。
赴昆山悼顧武祥。明代。皇甫汸。 東山辭滿日,北郭送歸年。駐馬旌方舉,鳴笳座已遷。傷心宿草地,灑涕菊花天。賴有徐卿子,寧云似舅賢。
山中。唐代。方干。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過東華寺故址。明代。李之世。 空江禪院杳無蹤,浩劫何年此地逢。金像有靈浮浪出,石碑無字半坭封。溪邊網得前朝缽,海上人收古殿鐘。十載經游渾一夢,依稀還記寺門松。
南湖行二首 其二。宋代。曾鞏。 東南溪水來何長,若耶清明宜靚妝。南湖一吸三百里,古人已疑行鏡里。春風來吹不生波,秀壁如奩四邊起。蒲芽荇蔓自相依,躑躅夭桃開滿枝。求群白鳥映沙去,接翼黃鸝穿樹飛。我坐荒城苦卑濕,春至花開曾未知。蕩槳如從武陵入,千花百草使人迷。山回水轉不知遠,手中紅螺豈須勸。輕舟短楫此溪人,相要水上亦湔裙。家住橫塘散時晚,分明笑語隔溪聞。
題湖山十景 其三 月浦泛舟。明代。陳鎰。 與客攜壺夜泛舟,水光不動月光浮。洞簫吹徹湖山靜,應似坡仙赤壁游。
九日餞友人出郭紀游次韻 其一。明代。黃廷用。 天地清秋人易老,今年今日不重回。斜陽歸客雙旌迥,隔岸漁家小艇來。入饌即甘魚鲙細,傳觴遙指菊花開。臨流未許酬佳節,更上龍山百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