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邊瑤草洞中花,細水流春帶碧沙。昨夜山中酒初熟,道人不暇讀《南華》。
游茅山五首 其二。元代。盧摯。 澗邊瑤草洞中花,細水流春帶碧沙。昨夜山中酒初熟,道人不暇讀《南華》。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
盧摯。 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至元5年(1268)進士,任過廉訪使、翰林學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僅存小令。著有《疏齋集》(已佚)《文心選訣》《文章宗旨》,傳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寫山林逸趣,有的寫詩酒生活,而較多的是“懷古”,抒發對故國的懷念。今人有《盧疏齋集輯存》,《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
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元代。方回。 已學故學天隱說,多因誤剃鏡中頭。戲拈當日顏良案,兩足何堪踏兩舟。
百字令 送蔡竹濤游太原和顧庵學士韻。清代。龔鼎孳。 入秦蔡澤,急橫金躍馬、難甘雌伏。今代才名羈旅客,醉倚長楊拋筑,一雁清秋,三關落日,人比蕭蕭竹。薄游書劍,官齋移楊堪宿。試問懸甕風煙,青城花月,此景曾陵谷。極眺高歌偕騎省,指點殘楓剩槲。越石登樓,太真披扇,天湊清狂福。歸來重九,新詞珠定盈斛。
秋思四首 其一。宋代。陸游。 湖邊一夜霜,庭樹無秋聲。懶不近筆硯,何以紓幽情。但有一睡耳,展轉無由成。起擁地爐暖,坐待天窗明。
題蔣億極目樓。宋代。洪邁。 樓下高低萬井煙,樓頭極目思悠然。山圍風景無余地,戶接星河不盡天。閩嶺百重通北路,楚江千里系東船。客星先自留連在,慚愧郎官葉縣賢。
展旗峰。明代。王世貞。 獵獵峰旗空際磨,千山草木見還無。天策府中玄甲隊,淮南節下黑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