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花蘋葉繞林扉,獨立蒼寒見紫微。夜久長庚隨月上,天清高鳥帶霜飛。
東南吳會三江入,百二秦封六國歸。烈士暮年心未已,無言思解白登圍。
秋感六首 其四。元代。王逢。 苕花蘋葉繞林扉,獨立蒼寒見紫微。夜久長庚隨月上,天清高鳥帶霜飛。東南吳會三江入,百二秦封六國歸。烈士暮年心未已,無言思解白登圍。
(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于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筑草堂以居,自號最閑園丁。辭張士誠征辟,而為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于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王逢。 (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于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筑草堂以居,自號最閑園丁。辭張士誠征辟,而為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于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讀何氏集三十韻。明代。胡應麟。 寥落黃初后,詞壇更幾人。齊梁紛藻繪,元宋轉(zhuǎn)荊榛。盛世占龍馬,明時起鳳麟。黃河懸日月,嵩岳降星辰。屈宋休前代,盧王祇后塵。才高梁苑客,賦擬洛川神。意氣橫今古,馳驅(qū)邁等倫。垂髫游上國,聳翮戾高旻。天詔頒黃屋,星槎下紫宸。通滇窮越巂,諭蜀近峨岷。吊古多停騎,違時蚤乞身。攜尊漳水夜,飛蓋鄴園春。歲序堪藜杖,鶯花暫釣緡。九重思麗藻,雙闕召詞臣。邂逅邊徐合,賡酬李薛頻。雞林傳制作,鳳沼降絲綸。帝命軒輶出,人看斧鉞巡。橫經(jīng)非寂莫,執(zhí)憲豈沈淪。絳帳弦歌日,青衿問字晨。岳蓮垂二華,宮柳暗三秦。仙掌金莖舊,咸關(guān)紫氣真。夔龍方步武,鵩鳥遽酸辛。消渴相如伍,修文子夏鄰。調(diào)高原寡和,道喪孰知津。彩筆精靈遠,瑤編絕藝陳。千秋垂燦爛,一代仰嶙峋。鸞掖名長在,龍門跡未湮。凄涼玄閣草,重睹玉堂賓。貌識鄱陽烈,詩傳水部親。轉(zhuǎn)教山斗望,悵絕潁溪濱。
寄詩(一作絕微之)。唐代。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zhuǎn)千回懶下床。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寄匡山人。元代。陳基。 早春相見又經(jīng)秋,秋水迢迢阻泛舟。每見玉山問消息,荔漿何日寄江樓?
謝巖起惠支頤二首 其二。宋代。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huán)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
秋日。宋代。張耒。 隕葉鳥不顧,枯莖蟲莫吟。野荒田已獲,江暗夕多陰。夜語聞山雨,無眠聽楚砧。敝裘還補綻,披拂動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