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山三十三,游鯉奠郊南。巀然獨高大,秀掩東諸嵐。
土剛蓄炎精,崖仄削劍鐔。我嘗挹飛翠,遠在滄江潭。
波濤與伏興,云霧相吐含。恍然穆王駕,八駿左右驂。
又如琴高仙,腳踏朝蔚藍。久思更徽號,新喜遂幽探。
太白賦九華,后來成美談。狂歌繼其武,林間免愧慚。
春風綠瑤草,秋霜紅石楠。行將修月斤,為鑿避世龕。
蛟龍正格斗,鯤化誰其堪。
游鯉山。元代。王逢。 鄉山三十三,游鯉奠郊南。巀然獨高大,秀掩東諸嵐。土剛蓄炎精,崖仄削劍鐔。我嘗挹飛翠,遠在滄江潭。波濤與伏興,云霧相吐含。恍然穆王駕,八駿左右驂。又如琴高仙,腳踏朝蔚藍。久思更徽號,新喜遂幽探。太白賦九華,后來成美談。狂歌繼其武,林間免愧慚。春風綠瑤草,秋霜紅石楠。行將修月斤,為鑿避世龕。蛟龍正格斗,鯤化誰其堪。
(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于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筑草堂以居,自號最閑園丁。辭張士誠征辟,而為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于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王逢。 (1319—1388)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于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筑草堂以居,自號最閑園丁。辭張士誠征辟,而為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于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夕霞 其二。明代。徐渭。 明霞爛且都,雨歇霽霄鋪。萬國樓臺莫,孤村煙火晡。波鱗銷琥珀,海色上珊瑚。一抹須彌翠,胭脂月鏡孤。
早春游沔陽舟發漢上口占。清代。張問陶。 客里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欲死悲囊粟,無才負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
揚子道中寄陳君佐 其一。宋代。孔平仲。 別我如不忍,念君方索居。蕭然對松竹,獨自理圖書。擊缽詩無敵,連環辯有馀。驊騮志萬里,那久困鹽車。
雙調望江南 其二 西山燒香曲。清代。尤侗。 呼女伴,好趁一春閑。紅板浪船行緩緩,白藤山轎坐端端。低扇避人看。拜佛罷,本意不相關。戲買粉孩敲木棒,強分葉子賭金環。圖得大家頑。
題蘭砌圖為陳仲慈。明代。李孫宸。 雨露猶傳奕葉光,謝庭楚澤競芬芳。握來會起明光草,不向猗蘭論國香。
祭酒謝芳石先生祖母獲旌門喜 其五。明代。林光。 誰道君門萬里遙,君恩寸尺也難消。非緣截發天無二,安得旌門詔有條。節義昭彰孫子職,綱常扶植圣明朝。貞嫠自古皆無為,九死何心向紫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