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德為天用,神功發地靈。風行千里雨,氣合兩池星。
肸蚃通幽閟,昭融接混冥。朝廷崇祀典,郡國載圖經。
闔辟乾坤大,高深海岳寧。祈禳端有自,黍稷肅惟馨。
古廟丹青畫,威顏土木形。紅塵生澒洞,碧瓦見飄零。
野甸寒蕪白,高原老樹青。江山馀勝概,黨術有津亭。
望遠云三島,憑虛屋四楹。衣冠存古制,翰墨表儀形。
珠浦光仍復,綃人織未停。遠孫來拜俯,遺事系瞻聽。
志已期增飾,誰能與勒銘。南陽吾獨臥,西嶺亦高扃。
不作南巖夢,難招楚澤醒。題詩寄寥廓,感慨在郊坰。
吳原廟龍津亭。元代。吳當。 龍德為天用,神功發地靈。風行千里雨,氣合兩池星。肸蚃通幽閟,昭融接混冥。朝廷崇祀典,郡國載圖經。闔辟乾坤大,高深海岳寧。祈禳端有自,黍稷肅惟馨。古廟丹青畫,威顏土木形。紅塵生澒洞,碧瓦見飄零。野甸寒蕪白,高原老樹青。江山馀勝概,黨術有津亭。望遠云三島,憑虛屋四楹。衣冠存古制,翰墨表儀形。珠浦光仍復,綃人織未停。遠孫來拜俯,遺事系瞻聽。志已期增飾,誰能與勒銘。南陽吾獨臥,西嶺亦高扃。不作南巖夢,難招楚澤醒。題詩寄寥廓,感慨在郊坰。
( 1297—1361)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為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
吳當。 ( 1297—1361)撫州崇仁人,字伯尚。吳澄孫。幼以穎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從祖父至京師,補國子生。澄卒,從之學者皆就當卒業。用薦為國子助教,預修遼金宋三史,書成,除翰林修撰,累遷翰林直學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肅政廉訪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閩,參預鎮壓農民軍,奪回建、撫兩郡。尋以被誣解職。陳友諒據江西,欲用之,不從,乃執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隱居廬陵吉水。有《學言詩稿》。
次韻昌甫所寄 其三。宋代。韓淲。 催景陰陽長短宵,天回星紀又玄枵。霜寒草野真無惡,雨濕禾場正不聊。薄晚固宜山色遠,經冬猶未水痕銷。私家一飽官何恤,寂寂閒中歲月飄。
和子山春日雨中書事見寄。宋代。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南園彩棚映綠樹,西湖畫舫臨清流。幾時云陰得斂霽,愿把一樽相獻酬。
入施州雜詠六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寄吳信叟。宋代。鄭剛中。 聞說吳郎入漢中,掃除亭榭祝東風。三年不與故人醉,留取數枝桃杏紅。
余初除西掖適齋惠詩以二甥相繼縯綸為喜安行。。樓鑰。 漕臺生處寢之床,叢桂還分一葉芳。紅藥階邊懷老謝,桃花觀里憶劉郎。首煩賢舅書增喜,想見慈親色更康。無忌安能真酷似,愿從外氏借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