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馬后抱熊羆,便佞相傾結所知。一日搭名幫草料,好官多屬跨驢兒。
輦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七十七。元代。張昱。 少年馬后抱熊羆,便佞相傾結所知。一日搭名幫草料,好官多屬跨驢兒。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閑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
張昱。 元明間廬陵人,字光弼,號一笑居士,又號可閑老人。歷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行樞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壽安坊,屋破無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賜遣還。卒年八十三。有《廬陵集》。
南轅雜詩一百八章 其四十三。清代。姚燮。 秦塵起關朔,西挾太行走。排風入東界,齊魯遍蒼狗。高天掛木葉,白日墮星斗。奔車陷低穴,驚馬折其首。誰摶九州土,上與塞天口。不測誠難虞,在境已身受。但持艱險暫,自得順平久。廓清還太虛,渣滓復何有?
摘芳詞·鶯聲寂太平時。。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廬山道中。宋代。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樹色凈依山色古,樵聲清共瀑聲傳。遠公不作淵明醉,結社徒然懷白蓮。
贈萬生。清代。屈大均。 寡婦得丹穴,禮抗萬乘君。百尺懷清臺,煌煌巴水濱。丈夫無貨財,為德將何因。觀時得權變,白圭誠智人。東南市玉帛,西北貿馬牛。為君富敵國,五行運其籌。握土成黃金,丹訣藏浮丘。關中日轉餉,地利如川流。功名何赫赫,誰知文終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