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有周廬候有亭,興王規制陋西京。日明草色千川碧,云接松林萬里平。
寶軫薰風閶闔肅,清臺午漏泰階明。小臣職在論思末,日向庭前驗鵲聲。
次韻王師魯待制史院題壁二首 其二。元代。周伯琦。 宿有周廬候有亭,興王規制陋西京。日明草色千川碧,云接松林萬里平。寶軫薰風閶闔肅,清臺午漏泰階明。小臣職在論思末,日向庭前驗鵲聲。
(1298—1369)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為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為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周伯琦。 (1298—1369)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為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為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余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次吳白樓卷中韻。明代。林俊。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老今誰在,風雨重陽句尚傳。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
長亭怨慢 夕陽。清代。殷秉璣。 看一角高樓紅暈。望斷遙天,畫欄偷憑。柳外長虹,艷魂早已化秋冷。落花三徑。吹不去春風影。萬古此茫茫,算多少英華消盡。重認。已孤村不見,只見遠山明凈。幾番雨過,又小小新蟾相映。最愁是、一纖匆匆,共荒渡、片帆剛趁。正鴉背歸來,馀恨人間猶剩。
和樂天示楊瓊。唐代。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汝雖笑我我笑汝。汝今無復小腰身,不似江陵時好女。楊瓊為我歌送酒,爾憶江陵縣中否。江陵王令骨為灰,車來嫁作尚書婦。盧戡及第嚴澗在,其馀死者十八九。我今賀爾亦自多,爾得老成余白首。
題西庵所藏佛牙二首 其一。元代。耶律楚材。 殷勤敬禮辟支牙,緣在西庵居士家。午夜飛光驚曉月,六時騰焰燦朝霞。一番頂帶因初結,七轉生天果不差。庸士執方猶未信,防風安得骨專車。
偈頌二百零五首。。釋正覺。 密密住其中,靈然空不空。一牛才飲水,五馬不嘶風。位里亡消息,機頭有變通。三千大千事,彈指入圓融。
謁徐孺子次石齋韻三首 其三。明代。林光。 到處耕庸亦不悲,巢棲穴處尚諳時。三秋異卉終難好,一柱頹波別有裨。當寧疊能崇禮數,四山元亦托心知。生芻迢遞來今日,一瓣名香孺子祠。